要約的失效,也可以稱為要約的消滅或者要約的終止,指要約喪失法律效力,要約人與受要約人均不再受其約束。要約人不再承擔接受承諾的義務,受要約人亦不再享有通過承諾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權利。那么在什么情況下要約沒有約束力呢?什么情況下要約失效呢?律霸小編針對這個問題,整理了要約失效的相關法律規定,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了解。
根據《合同法》第20條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1、對要約的拒絕。
受要約人接到要約后,通知要約人不同意與之簽訂合同,則拒絕了要約。在 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該要約失去法律效力。如果受要約人的回復沒有作出承諾,但提出了一些條件,經過要約人的回復在規定期限內仍不作答復,可以視為拒絕要約。如:甲收到了乙發出的要約,其中規定該要約兩周內是不可撤銷的。甲通過郵件回復提出了部分不同的條件,對此乙不予接受。盡管離期限屆滿還有幾天時間,但甲可能不再承諾原來的要約,因為通過發出反要約,甲實際上默示地拒絕了原來的要約。此時,要約失效。
2、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在符合撤銷條件時,要約人可以撤銷要約,被撤銷的要約是一個已經生效的要約,被撤回的要約是尚未生效的要約,因此撤銷發生要約失效(消滅)的問題,撤回不發生要約失效(消滅)的問題。
3、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要約期限屆滿而未獲得承諾,受要約人以沉默的方式表示拒絕,即受要約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未予以答復,此時要約效力終止,不能自動延伸。具體來說,采用口頭方式發出的要約,受要約人沒有立即承諾,要約的效力即終止;如果要約采用書面方式,要約人規定了承諾期限的,受要約人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送達承諾,要約的效力即終止。
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
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說明受要約人提出了新要約(《合同法》第30條),新要約意味著對原要約的拒絕,使要約失去效力。雙方當事人的主體地位發生變化,原受要約人成為要約人,原要約人成為受要約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租金可以抵債嗎
2020-11-23工地工人沒有合同可以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固定資產貸款流程是什么
2020-12-03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勞動合同模板的內容是如何的
2021-02-17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什么情況下能回購房屋呢
2021-01-22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注意什么
2020-11-22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指定代理
2021-03-11委托代理的規定
2020-11-11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