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況下無效合同解除?
合同無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當然不發生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二、合同無效和合同解除的區別是什么?
合同無效和合同解除是有區別的,具體表現在:
1、從發生原因上看,合同無效是指合同根本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有效的條件,合同關系不應該成立;而合同解除是指消滅已經有效成立的合同。
2、對于無效合同、特別是故意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道德的合同來講,應該當然無效,即使當事人不主張無效,有關國家機關也應主動干預;而合同的解除主要適用合同自由原則,即使是符合法律規定的解除條件,當事人不行使解除權,國家也不必干涉。
3、無效合同的確認權歸仲裁機關和人民法院,宣告合同無效是國家行為;而合同解除則往往由雙方當事人自己決定。
4、在法律后果上,合同因當事人故意違法而導致無效的,應追繳當事人所獲得的非法財產;而合同解除則不存在追繳財產問題。
三、合同法定解除的情況有幾種?
合同法第9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該合同失去意義,應歸于消滅。在此情況下,我國合同法允許當事人通過行使解除權的方式消滅合同關系。
2、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此即債務人拒絕履行,也稱毀約,包括明示毀約和默示毀約。
3、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此即債務人遲延履行。根據合同的性質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內容中非屬特別重要時,即使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況下,原則上不允許當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應由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履行催告,給予一定的履行寬限期。債務人在該履行寬限期屆滿時仍未履行的,債權人有權解除合同。
綜上所述,合同生效必須具備一定要件,生效后受到法律保護。如果合同條款含有欺詐脅迫成分、對國家利益造成損害、當事人出于非法目的簽訂的,這些合同無效應當解除。只要是部分條款無效,整個合同就不發揮效力,當事人也無需遵守合同條款規定。
什么情況下勞動合同無效?
哪些行為造成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無效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金認繳不夠怎么辦
2020-11-25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哪些情況不能簽終止協議
2021-02-06產假期間公司解散了怎么辦
2020-12-27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CIP 運費和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2021-01-30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三)
2020-12-07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協議拆遷簽訂協議時應該注意些什么
2021-03-10國家有什么規定,房屋拆遷公攤是多少
2021-01-09拆遷或者征地是按戶口人數賠償的嗎
2021-02-19離婚未分割房屋上訴期間獲拆遷補償的處理方法是什么
2021-01-02遇到拆遷,被拆遷人自己可以找評估公司評估嗎
2021-02-09拆遷談判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