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雇員來為自己工作,為自己創造經濟利益的,自然需要支付員工相應的工資報酬,否則相信也沒有人愿意來白干活。而此時單位為了降低成本,減少自己對雇員的責任,就不太愿意與雇員簽訂勞動合同,那雇傭員工不簽合同是否違法呢?我們一起從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雇傭員工不簽合同是否違法
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是違法行為。
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勞動者可以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賠償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二、有規定如下:
根據《勞動法》第十六條、十九條和五十條的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法》第九十八條、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三條、《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行政處罰辦法》第六條和第十六條、《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二條和第三條關于“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未按《勞動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對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賠償勞動者損失”。“造成勞動者工資收入損失的,按勞動者本人應得工資收入支付給勞動者,并加付應得工資收入25%的賠償費用”等。
按照我國法律中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建立了用工關系之后的一個月之內就必須要與員工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否則的話單位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從第二個月開始需要支付員工雙倍工資,而一年之后則雙方之間視為建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
雇傭童工不給工資該怎么辦
臨時工是否需要簽合同?
2020年最新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發生交通事故該如何認定責任
2020-12-27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事實婚姻如何起訴離婚
2021-03-10交通事故可否異地起訴
2020-12-08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擔保合同中質物滅失怎么辦
2021-01-08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強險范圍內保險公司是否要賠償人身損失呢
2021-02-18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保險公司遲遲不給處理可以投訴嗎
2021-02-20交通肇事賠償保險公司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0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