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的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就同一份標的與不同的人簽訂多份買賣合同,這樣做無疑侵犯了多人的合法利益,而他們之間簽訂的買賣合同其效力又是如何的?詳細內容,請從下文中尋找答案。
所謂的多重買賣,是指出賣人就同一項財產的出賣訂立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買賣合同,形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買賣債權債務關系,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在內容上相互重疊。
多重買賣行為中數個合同的效力應如何確定,在長久的司法實踐中因為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指導,存在著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應當以合同訂立的先后為依據確定合同的效力,同時還有對于法律規定應當登記的買賣行為以登記與否確定合同的效力。
1.買賣合同屬于諾成性合同,只要買賣合同的標的物非法律禁止交易的物品,一經買賣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告成立,并依法生效。對于多重買賣行為中每一個單獨的買賣合同,也都不例外。
2.買賣合同屬于債權債務合同,出賣人對于買受人的交付行為不符合買賣合同的約定,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當然包括交付不能的情況。同理,在多重買賣合同中,出賣人因向某一買受人交付了標的物,而對其他買受人不能履行時,該買受人可以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要求出賣人承擔履行合同不能的違約責任。
3.在多重買賣行為中,出賣人隱瞞了與訂立合同相關的重要事實,根據《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當屬于欺詐,買賣合同的效力待定,受欺詐方可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之規定,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買賣合同。若其中一個買賣合同得以撤銷,則該買賣合同自始不發生效力。當然,若受欺詐方未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該合同,則多重買賣中的多個買賣合同均為有效的合同。另外,如果從受欺詐的買受人的利益角度考慮,選擇讓被欺詐的買賣合同有效比申請撤銷該買賣合同更為有利。
所以說,出賣人就同一標的物與兩人或多人訂立的多重買賣合同,均可以為有效的買賣合同。多重買賣的行為絕對是對市場經濟主體信用的考驗,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直接傷害,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飛速、健康發展的極大危害。
針對多重買賣合同,如果每份合同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的話,那么每份合同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只不過,此時表的物只有一個,意味著只能由一方能夠獲得所有權,而對于其他的購買者,則可以解除合同,然后追究出賣方的違約責任。
傳真件合同效力如何
解除合同的效力如何
口頭合同有沒有法律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如何賠償
2021-03-16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交通事故賠償有期限嗎
2021-03-23商標糾紛中的協議管轄有何規定
2021-03-10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交通事故糾紛證據使用嗎
2021-02-13物業非法入駐怎樣處理
2021-03-24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集資房轉讓時應注意什么
2021-02-18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競業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多久
2020-11-29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