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上的默認是什么意思?哪些情況是屬于合同默認?我國法律對此有哪些相關規定?針對上述問題,律霸小編為您整理了有關合同默認的法律知識,請閱讀下面的文章進行詳細了解。
一、合同上的默認是什么意思
合同上的默認是指當事人無言語、文字表示,又無任何積極的行為,以沉默方式進行的意思表示。
在通常,要約生效以后,承諾的意思表示必須由承諾人明確表示,并把意思表示通知給要約人。因而默認一般不會構成成承諾。但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在特殊情況下,默認是能產生相應的法律效力的。
二、相關的法律規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受要約人在承諾的期限內發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在有效期內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了承諾期限,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采取書面形式訂立合同,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但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此處為對合同成立的默認。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此處為以行為默認了合同的成立。
4、《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于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視為默認。
5、《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定: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屆滿以后,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做表示的視為同意購買。即默認愿意購。
6、《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是十一條規定: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付利息。
以上就是這次律霸小編為您帶來的合同默認的內容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問題沒有在本文中得到解答,可以向我們的專業律師進行免費咨詢。
合同成立要滿足什么條件
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強制性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04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訴前調解的效力怎么樣
2020-12-16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行
2021-01-15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車上人員責任險建議買嗎
2021-01-24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