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思表示真實
是指締約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地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即其效果意思與表示行為相一致。它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是意思自治原則的當然要求。意思表示不真實,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在一般誤解等情況下,合同仍為有效。在重大誤解時,合同則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乘人之危致使合同顯失公平的情況下,合同可被變更或者撤銷。在因欺詐、脅迫而成立合同場合,若損害國家利益,合同無效;若未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被變更或撤銷。
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這里的法律
一方面應作擴大解釋,既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又包括國務院頒發的行政法規;另一方面應作縮小解釋,僅指其中的強行性規范,不包括任意性規范。合同不得違反強行性規范,是由合同制度的目的所決定的,為一般的原則。除了法律的強行性規范外,合同還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逗贤ā返谄邨l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這是由于社會生活廣泛,經濟往來繁多,情況復雜,法律不可能將一切情況都規定無遺,故以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最后防線。需要注意的是,“社會公共利益”是一個不確定的概念,通常指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凡是我國社會生活的政治基礎、公共秩序、道德準則和風俗習慣等,均可列入其中。違反它的合同嚴重背離合同制度的目的,危害巨大,不能允許。將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作為合同的有效要件,一方面可彌補社會發展使法律調整出現的漏洞和脫節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利于醇化社會道德倫理和整肅社會風氣。
三,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這一要件要求當事人能夠了解合同的狀況和法律效果,對保護其合法權益和減少糾紛均具有意義。自然人簽訂合同,原則上須有完全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得親自締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但有如下例外:
1、可獨立簽訂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純獲利益,或被免除義務的合同;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簽訂與其年齡、智力和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合同;
3、可獨立簽訂日常生活中的格式合同或事實合同,如利用自動售貨機、乘坐交通工具、進入游園場所;
4、簽訂處分自由財產的合同,如學費、旅費等由法定代理人預定使用目的的財產和處分;
(5)其他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合同。按照我國原來的法律規定及其理論,法人簽訂合同嚴格地受其宗旨、目的、章程及經營范圍的制約,超過經營范圍的合同無效。這種做法受到了學說的批評,現已有所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多少歲起算作童工
2020-12-08起訴共同保證人的訴狀
2021-03-12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石城縣縣城規劃區集體土地征地拆遷安置辦法
2021-03-17法院判決沒收個人財產怎樣執行
2020-12-16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開發商延期交房違約金如何計算
2020-11-19勞動合同和勞務協議屬于什么區別
2021-03-02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公共交通意外險的保險待遇
2021-01-222020年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0-12-31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閩連運9503”輪船載貨物保險糾紛案
2021-03-11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