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劃分依據是什么?
劃分標準:當事人是否可從合同中獲得利益。
1、當事人應盡的注意義務與責任不同。有償合同的債務人應盡較高的注意義務,其責任較重,應對故意和一切過失負責;而無償合同的債務人則負較輕的注意義務,僅對故意或重大過失負責。
2、對締約人的要求不同。有償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否則要經其代理人的同意;而對純獲利益的無償合同,限制民事行為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訂立合同。
3、可否行使撤銷權不同。如債務人將其財產無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請求撤銷該無償行為。如債務人將其財產有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只有在其轉讓價值明顯不合理且受讓人故意時,債權人方可請求撤銷該行為。
4、有無返還義務不同。如果無處分權人通過有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該財產的,原則上對于原物所有人不負返還義務;若通過無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原物存在時,第三人負有返還原物的義務。
二、有償合同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1、當事人民事行為能力
在有償合同中,原則上要求當事人雙方均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否則就會影響到合同的效力。
2、當事人承擔義務和責任
在有償合同中,行為人承擔著較重的義務與責任。一般來說,有償合同的當事人應當承擔抽象輕過失責任,也就是說,有償合同的當事人應對故意、重大過失、具體輕過失、抽象輕過失等一切過錯負責。
3、合同受益人之權益法律保護程度
法律對有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比無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較高。如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善意受讓人取得動產所有權的一個條件就是受讓人依有償法律行為受讓動產的占有,如果該受讓人系依據無償法律行為而受讓動產的占有,則其不能依據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動產的所有權。這說明法律對無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遠比對有償合同受益人的保護程度要低。
綜上所述,從合同當事人能夠從合同中獲取利益角度看,合同可以分為有償和無償合同,這也是合同的基本分類辦法。有償和無償合同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是否有回報、在有無撤銷權方面都有差異。有償合同中,一方提供有償服務和產品,對方要支付報酬。
贈與合同是有償合同還是無償合同?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的區別
什么是有償合同、法律效力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十級傷殘還在原單位工作怎么算賠償
2021-03-16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監事能否參加股權激勵
2021-02-05何為婚姻法上的男女平等
2020-11-21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中單務合同在什么情況下簽訂
2020-11-25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車禍受傷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0-12-21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弱體
2021-03-13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