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是我們在市場經濟下,經常會使用到的協議。那么,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合同應該具備哪些條款呢?此外,實踐中,合同的一方經常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可能會設定相關的免責條款,那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無效呢?下面將為您做一個較為詳細的闡述。
一、合同應具備哪些條款
實行合同制,使公民可以通過各種合同取得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務,也使各種經濟主體明確自己對消費者的責任。依法訂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護,公民可據此防止不法交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1)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2)標的;
(3)數量;
(4)質量;
(5)價款或者報酬;
(6)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7)違約責任;
(8)解決爭議的方法。 當事人可以參照各類合同的示范文本訂立合同。
2、通常訂立合同的方式,可以采用口頭,書面、鑒證、公證等形式。
但為避免發生糾紛,以及發生糾紛以后有據可依,訂立合同以書面形式為妥。口頭形式雖然快捷,但無據可查,不利于糾紛的解決,它一般只適用于集市貿易、市場零售等小額交易。
3、訂立合同一般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
要約即為發出締結合同建議的行為,要約一經發出,提議人即受到自己建議的約束,表明提議人在對方的有效答復期內,負有和對方訂立合同的義務,違反該項規定造成對方損失,有賠償損失的責任。承諾是對提議人的建議予以答復的行為,答復應是對提議人的提議內容完全同意的答復,有新提議不算答復,只能構成答復人的新要約。答復一經向提議人表示,表明訂立合同的階段結束,合同成立,這時不按合同的要求履行義務即構成違約責任。
二、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無效
(合同法)第53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
1、造成對方人身傷害的;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對方造成財產損失的。
之所以規定這些免責條款無效,是因為它違背了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精神,即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法律規定這些免責條款無效,是因為這些條款違背了民法和合同法的基本精神,而并不是說整個合同無效。因此,該免責條款的無效不影響合同其他條款的效力。
希望對您能有一定的幫助。在現代社會中,合同被廣泛適用,因為它能把合同雙方的約定固定下來,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糾紛的發生。但同時,我們要注意的是對合同內容的約定,因為它會影響到合同的效力。因此,為了避免給自己造成損失,建議您在簽合同時,最好是去咨詢一下專業的律師。
什么是“霸王條款”和“霸王合同”
合同終止條款的法律規定
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的有哪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辭退用交接嗎
2021-03-09如何保護照片版權
2020-12-19人員調崗不服從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15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支票年月日怎么寫
2021-02-09民事一審有終審判決嗎
2020-12-13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脅迫婚姻需要證據嗎,都需要哪些證據
2020-12-02交2000元贍養費父母能領多少
2021-01-30各級法院級別管轄范圍
2020-12-24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判決書是否屬于個人隱私
2020-12-11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申請回避是指什么
2020-11-14婚內懷別人孩子犯法嗎
2021-01-30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女子水上樂園溺亡游樂園有責任嗎
2020-12-06集資房算什么性質
2020-12-02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