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簽訂合同后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繼續履行合同會給履行義務的一方帶來經濟損失,如果不履行又怕合同遵守方要求違約方按照合同承擔違約的法律責任。面對這樣的困窘,如何有效的單方解除合同應當參考以下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的規定我們可以得知,依法成立達成意思自治的合同,對合同雙方都具有拘束力,合同雙方都負有履行合同,按期履行權利義務的責任。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當事人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但該法條并不禁止在合同出現了法定解除的情況下,當事人一方依法享有法定解除權單方解除合同的情況,即出現法定情況時,單方當事人仍可依據合同法解除合同。
2、在合同法第九十四條中具體規定了允許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況,具體如下:
第一,原合同因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雙方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不能預見的意外,具體有自然災害,戰爭,社會事件等。在這種情況下履行合同已經陷入不能,對于單方遭受不可抗力的當事人法定解除權,也是為了維護交易公平。若訂立合同時已經預見的風險,如貨幣貶值等,不可作為法定解除的不可抗力。
第二,在合同約定的履行期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自己不履行主要義務或將不履行主要義務,在這種情況下,交易的相對方具有法定解除權。但這點需要注意的是。違約履行的債務必須是合同的主義務,從給付義務一般不被認定為可以影響合同法定解除的因素。
第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后,仍未在規定期限內履行。遲延履行是指當事人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及時按照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主要義務。在這種情況下,另一方當事人經催告后,即享有法定解除權。
第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從而導致合同的目的不能實現。合同是意思自治的結果,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交易達到一定的目的,當目的不能實現時,合同就喪失了其促進交易的屬性。被違約方即享有法定解除權。
第五、當事人享有不安抗辯權。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出現經營狀況惡化,試圖轉移抽逃資產,喪失商業信譽,以及其他可能有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下,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第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這種情況通常是指交易的一方當事人存在部分違法違規的行為,如違規放貸、金融詐騙行為等。
3、當事人一方通過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所約定的法定解除條件從而成功解除合同的,該不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不屬于違約行為。即當事人不需要按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所規定的,當事人有一方違約時,需要向另一方支付一定的違約金,或者賠償對方的損失。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比例是多少?
單方面終止合同違約金如何支付?
終止合同協議書怎么寫,終止合同的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地受傷到哪里做工傷認定
2021-01-16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留置權人享有返還原物請求權嗎
2021-03-18學生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1-21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投保人在投保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2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什么是投保人、保險人?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