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期限的借條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不行使權利,就喪失了請求人民法院對其民事權利給予保護的權利的法律制度。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該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根據上述規(guī)定及有關司法解釋,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其訴訟時效的計算應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沒有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第二項第二款的規(guī)定,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權利的就不能開始計算時效。債務人拒絕履行義務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明確拒絕履行,訴訟時效從拒絕時起算;二是消極不履行(如債權人給債務人寫信要求履行義務,債務人不回信也不履行),在債權人主張權利且給其必要的準備時間(又叫寬限期)屆滿后債務人仍未履行的,視為債務人拒絕履行義務,訴訟時效應從寬限期屆滿時開始計算。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期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要再次重新開始計算,且中斷次數法律上并無限制,可以多次中斷。也就是說,在開始計算時效的2年中,只要權利人又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又同意履行義務,則這2年的訴訟時效就以再次主張權利或再次同意履行義務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但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應以有證明力的方式進行,如書證請求,有證人在場等,權利人對此負有舉證責任,要防止空口無憑而難以查證的現象,否則訴訟時效不能中斷。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債務關系發(fā)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綜上所述,借條的期限為兩年。借條作為有法律效力的一種文件,對簽約雙方都有著一定的約束力。法律中明確的規(guī)定,違反借條上的時間的,則是為拒絕履行義務,應該相應的責任。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0-11-17退伍軍人跟沒當過兵的人犯法怎樣判刑
2020-11-21無故毆打他人如何處罰
2021-01-13因企業(yè)自主進行改制發(fā)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qū)如何避免
2021-03-01異議代簽名保險公司是否要賠
2021-01-28保險合同是諾成性合同嗎
2020-11-12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