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雙方在衛生行政部門或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從鑒定委員會名冊中選擇相等人數的委員,一般不超過2~4人為宜;再共同推舉一位委員,作為首席委員。當雙方共同推舉的人選達不成一致時,可由衛生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指定一名委員,經雙方同意后,組成鑒定委員會。由共同推舉的或衛生行政機關、人民法院指定的委員充當鑒定主持人,負責主持調查、辯論、討論和制作鑒定結論等事宜。
鑒定成員回避問題
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確定后,當事人可在合理的期限內針對對方選出的鑒定委員提出回避申請。鑒定委員會成員中有以下兩種情形的,必須予以回避:
(1)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當事人,主要是指造成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醫務人員;
(2)與醫療事故或事件有利害關系的,根據《說明》中有關規定
①鑒定委員會的成員與病人及事故的直接責任者有親屬關系;
②鑒定委員會成員是直接責任者所在科室的負責人及專業組負責人。
回避一般分為自行回避、申請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種。
當事人申請回避的,衛生行政部門應及時給予答復。衛生行政部門對申請回避所作出的決定,可以采取口頭形式,也可以采取書面形式,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原衛生行政部門復議一次,復議期間,不影響或停止對該醫療事故或事件的鑒定工作。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后,應由誰來決定是否回避?
1987年國務院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15條規定)鑒定委員會成員是醫療事故的當事人或者與醫療事故或事件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但沒有規定由誰來決定回避。關于這個問題,在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修改討論會上,有三種思路:
一、由衛生行政機關決定是否回避;
二、由鑒定委員會合議決定或由鑒定主持人決定是否回避;
三、應視提起鑒定的機關而定。在訴訟過程中由人民法院依職權或者依當事人的申請而委托鑒定委員會鑒定時,應由審理該案的合議庭決定該委員是否回避;而由衛生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理時,提起鑒定時,應由衛生行政部門決定是否回避。
由鑒定委員會或鑒定主持人決定某一成員是否回避,總有不公正之嫌;況且鑒定委員會組成是單數,如果決定1個或3個單數的委員是否回避時,就有可能出現達不成多數意見的情況,并且,鑒定委員會對鑒定結論不承擔法律責任,當事人不能基于程序不合法對之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衛生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在審核鑒定結論時,若因作出不合法的回避決定為由不予確認,或責令其重新作出鑒 定結論或另行組織鑒定,這樣不如由衛生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直接決定是否回避更有效率、更及時。
由法院或衛生行政機關決定鑒定委員會成員的回避問題,這是由鑒定結論的證據性質決定的。鑒定結論作為衛生行政機關、人民法院處理醫療糾紛、認定醫療事件是否為醫療事故的最直接證據,和一般的證據不同,它基本解決了醫療糾紛的事實問題,衛生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在此基礎上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責任和賠償等問題。當事人對鑒定結論不服,不能對之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衛生行政機關對醫療事故鑒定結論作出的行政確認,當事人不服,可對行政確認提起行政訴訟,法院在審查行政確認是否合法時,對鑒定結論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審查鑒定委員會的組成、回避決定是否合法。衛生行政機關對行政確認、人民法院對判決負法律責任。同樣,對基礎性的事實問題即已采信的鑒定結論也負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取消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了嗎,怎么開
2021-01-30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如何保障女性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2020-12-03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不服交通事故認定,能否提起訴訟
2020-12-29離婚后還有哪些民事權利和義務
2021-02-07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賠償
2021-01-28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報案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1-02-21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因修建高鐵拆遷時,怎么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23拆遷安置房5年后有房產證嗎
2021-01-31廬江縣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0-11-10拆遷戶房子過戶的法律規定
2020-11-09什么是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