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醫療過失行為呢
醫療過失行為是指醫務人員在醫務活動中因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不是主觀故意而是客觀上有過失造成患者損害的醫療行為。認定醫療行為是否有過失的關鍵在于醫療行為是否違反了有關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常規和是否存在主觀故意。衡量醫療行為主體是否有過失,不能憑主觀推斷,而要靠認真、科學地判定。
醫療過失行為可以給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后果,無論這一損害后果的嚴重程度如何,都已經損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而這一損害是患者到醫療機構尋求治療時由醫療機構附加給患者的。因此,醫療機構有責任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避免和防止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的損害。
二、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行為怎么處理
1、當事人協商解決中,醫方是解決后7日內履行報告義務,需鑒定的由雙方共同委托鑒定。鑒定費由雙方協商預交和承擔。爭議解決前,衛生行政部門并無職責主動處理。對重大醫療過失事件,醫方應在12小時內報告、衛生行政部門應組織調查,并應當進行醫療事故判定或移交醫學會鑒定、鑒定費由醫方負擔。可見,準許當事人對重大醫療過失事件的民事責任之外的事宜自行協調解決,否定了醫療衛生行政部門的法定職責,有悖法意。
2、盡管當事人可以據此申請處理,但申請后應適用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處理程序。當事人申請處理的,衛生行政部門應先在10日由審查,決定受理后方才判定或移交鑒定、鑒定費由申請人預交,不構成醫療事故的,由申請人承擔。誠然,發生重大醫療過失事件,醫方違反報告規定,患者可以申請處理。但其程序和各方職責,權利和義務卻相差如此之大,難以理解。
3、它同樣應適用訴訟優先原則,即凡訴訟中可能處理的問題,衛生行政部門不處理或終止處理。但責令醫方采取救治措施、對違反報告義務行為的處分等行政專有職權仍應履行。訴訟優先,明文規定適用于當事人申請處理爭議的情形。似乎因重大醫療過失行為的報告而啟動的行政處理程序不應終止。但這勢必導致對同一問題,不同國家機關同時認定,這是不適宜的。另一方面,醫學會對法院已受理的事故鑒定,明文規定不受理,這勢必導致衛生行政部門可能根本無法處理。我們認為,因報告而啟動的行政處理程序,除專屬于行政職權處理的事宜外,應終止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公司經營權反擔保抵押可以嗎
2020-11-27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沒履行監護權可否不贍養
2020-11-13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小孩私自拿滅火器玩耍如何處理
2020-11-11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工傷期能辭退嗎
2021-01-03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