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的類型主要有哪幾大類
從目前出現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看,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2)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3)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4)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5)法律上不能。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6)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關于這些問題的資料,小編就整理到這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我國法律在逐步完善中,我們也期待可以幫助到更多的人。如果有這方面的需求,可以到律霸網獲取更多法律知識,也可以找律師進行專業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起訴離婚必須符合什么條件
2021-03-14公司實控人變更股權轉讓需時多久
2021-01-15票據貼現與票據承兌的區別
2020-12-03解除婚姻關系有哪些途徑
2021-01-25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游客如何投保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3人身保險合同是定值保險合同嗎
2020-11-26夫妻共同財產有沒有包括保險
2020-11-22辭職后用人單位不辦理保險交移
2021-03-01投保人開車身亡,保險卡未激活怎么辦
2020-12-26單方解除再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對保險代理人的禁止行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8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什么是單獨人壽保險?
2021-01-02農村集體土地轉讓
2021-03-17無視立案處理繼續頂風搶建,這樣違建有什么結果
2021-01-06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一書四方案”到底是哪一書哪四方案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