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認定是借款還是不當得利(《民法通則》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資的行為是屬于民間借貸,而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失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
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
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二、民間借貸應注意哪些問題
1、要克服情面關,雙方簽訂借款合同,或讓借款人出具借款借據。
民間借貸多存在于為親友、熟人之間,基于出借人與借款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關系,往往礙于情面,不好意思讓借款人出具借款手續或定借款合同。因沒有書面的借款證明,從法律的角度看,這樣的借款是沒有償還保證的,如果借款人不誠信還款或雙方因親友關系發生變化,必然會給出借方追要借款帶來困難。
2、對利息的約定要合法。
在民間借貸中,借貸雙方最容易出現矛盾的是利息問題,對此法律有明文約定:
借貸雙方對有無利息約定發生爭議,有不能證明的額,可以參照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當事人約定了利率標準發生爭議的,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在有息借貸中,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利率,但不得超過年利率36%,即不得放高利貸。
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否則不受法律保護。
三、最新資訊(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條?【不當得利】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進行資金融資的行為是屬于民間借貸,而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依據取得利益,對他人利益造成損失的行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前男友長期打騷擾電話算侵犯隱私嗎
2021-01-23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0-12-05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經濟補償金和經濟賠償金有什么不一樣
2020-12-23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交通死亡事故走保險流程
2021-02-26機動車出險如何合理獲得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自愿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9什么是保險顧問和核心競爭力
2020-12-19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