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私自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會受行政處罰嗎
企業私自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會受行政處罰,由外匯管理機關進行處罰,達到犯罪情節,會承擔刑事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 有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或者以欺騙手段將境內資本轉移境外等逃匯行為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限期調回外匯,處逃匯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逃匯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外匯管理機關依法履行職責,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對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進行現場檢查;
(二)進入涉嫌外匯違法行為發生場所調查取證;
(三)詢問有外匯收支或者外匯經營活動的機構和個人,要求其對與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直接有關的事項作出說明;
(四)查閱、復制與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直接有關的交易單證等資料;
(五)查閱、復制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的當事人和直接有關的單位、個人的財務會計資料及相關文件,對可能被轉移、隱匿或者毀損的文件和資料,可以予以封存;
(六)經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或者省級外匯管理機關負責人批準,查詢被調查外匯違法事件的當事人和直接有關的單位、個人的賬戶,但個人儲蓄存款賬戶除外;
(七)對有證據證明已經或者可能轉移、隱匿違法資金等涉案財產或者隱匿、偽造、毀損重要證據的,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凍結或者查封。
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外匯管理機關的監督檢查,如實說明有關情況并提供有關文件、資料,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
相關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第三十四條 外匯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的人員不得少于2人,并應當出示證件。監督檢查、調查的人員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證件的,被監督檢查、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絕。
第三十五條 有外匯經營活動的境內機構,應當按照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的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
第三十六條 經營外匯業務的金融機構發現客戶有外匯違法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外匯管理機關報告。
第三十七條 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為履行外匯管理職責,可以從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獲取所必需的信息,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應當提供。
國務院外匯管理部門應當向國務院有關部門、機構通報外匯管理工作情況。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相關知識 ,企業私自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會受行政處罰,由外匯管理機關進行處罰,情節嚴重困難會承擔刑事責任,如果有什么其他問題,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咨詢,他們會給您最為精準的答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曝光小偷是否有名譽權糾紛
2020-11-10監視居住可以見家屬嗎
2020-11-19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虛假宣傳可以撤銷裝修合同嗎
2021-03-24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