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的定義是什么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得到利益而使他人利益受到損害。不當得利是債的發生依據之一,因為不當得利發生之債權債務關系稱為不當得利之債。
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這是民法通則關于不當得利制度的獨項規定,由于這一內容過于簡單、原則,因而,有關不當得利制度的理論對國內司法實踐的指導尤為重要。
不當得利的分類
在我國依照通說,不當得利以受益人是否知情為標準可分為善意不當得利和惡意不當得利,受益人取得利益時不知其受益無合法根據是善意不當得利,反之,則為惡意不當得利。因此,我國民法既有理論認為:不當得利本質上是一種利益,與當事人的意志無關,只要存在不當得利這一事實,不論當事人意志如何,均應產生不當得利之債。我認為這種觀點值得商榷。
法學界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從理論上闡釋了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通說認為:無法律上原因,取得利益,致他人損失為構成不當得利的三個要件,沒有對受益人的主觀意志方面進行界定。
受益人獲得利益時不知其受益無合法根據能夠成立不當得利,這在我國則存在肯定說和否定說兩種主張。多數學者持肯定說:受益人獲利時是否明知無合法根據,對不當得利的成立沒有法律意義,這只是確定財產的返還范圍時應考慮的因素。
否定說主張,在不當得利中,“從主觀方面來看,當事人取得的不應當取得的利益時的主觀狀況應是善意的,”并且認為“只有基于善意的主觀狀況所取得的不應當取得的財產才能具有不當性,而不是非法性。”
但是,這個觀點沒有得到深入的探究,而且又因此觀點未能突破傳統理論的束縛,在諸多方面與肯定說藕斷絲連,難免自相矛盾,由此對我國民法原有理論的影響效果不甚明顯,更未觸動民事立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撤案之后可否行政處罰
2020-12-20對共同過失犯罪的處罰應區別對待
2021-01-28勞動仲裁法律援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7一般累犯會加重幾個月
2021-03-17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房地產中介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09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子公司是否有簽訂勞動合同的資格
2021-01-22勞動關系轉移申請書
2020-11-18游客滑雪受傷,旅行社應該承擔責任嗎
2021-03-13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保險受益權的轉讓
2020-11-27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