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是指行政機關或其他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處罰是對違法行為人的權利和利益的限制甚至剝奪,是一種較嚴厲的制裁行為,因此,行政處罰的適用必須遵守嚴格的程序。
簡易程序
行政處罰的簡易程序又稱當場處罰程序,指行政處罰主體對于事實清楚、情節簡單、后果輕微的行政違法行為,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程序。
1.適用簡易程序的行政處罰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違法事實確鑿;
2.對該違法行為處以行政處罰有明確、具體的法定依據;
3.處罰較為輕微,即對個人處以5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對組織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警告。
2.行政執法人員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應遵守以下程序:
1.出示執法證件,表明執法人員身份;
2.告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根據;
3.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
4.填寫預定格式、編有號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5.將行政處罰決定書當場交付當事人。
一般程序
一般程序是行政機關進行行政處罰的基本程序。
一般程序適用于處罰較重或情節復雜的案件以及當事人對執法人員給予當場處罰的事實認定有分歧而無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案件。
一般程序的具體內容有:
1.調查取證;
2.告知處罰事實、理由、依據和有關權利;
3.聽取陳述、申辯或者舉行聽證會;
4.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5.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
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緊急聽證程序
緊急狀態之下,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及效率的考慮,行政機關在作出正常狀態下應舉行聽證的三類行政處罰決定(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之前,是否可以不經相應的聽證程序就作出處罰決定,應當由法律預先規定,授權行政機關根據緊急狀態的程度并遵循比例原則予以確定,在強調保障公共目的實現的同時,應兼顧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護。處于高度緊急狀態中的地區,行政權力作為緊急權力的主要承擔者其表現形式應為行政強制;而處于低度緊急狀態中的地區,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處罰時,應遵循行政程序,在涉及需要聽證的行政處罰時,必須進行聽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差別是什么
2021-02-01違禁品或危險物品的攜帶禁止規定是什么
2020-12-04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公司名稱變更合同是否依然有效
2021-03-09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合同有自動續約嗎
2020-12-17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務派遣與勞務外包有什么聯系
2021-01-23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