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與否受讓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是可以被認定為善意取得。
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無權處分行為,而善意取得制度規定在我國《物權法》中。通說認為無權處分行為保護的是靜態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保護的是動態安全。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之間互為條件、相互制約。
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商品交易穩定性。無處分權有很多種,有合法占有而沒有處分權,有的是非法占有更沒有處分權,在合法占而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經有處分權人追認后,對方能取得合法有效的所有權,但是因為非法占有取得所有權,不需要取得追認,有一種可能是善意第三人是通過正常途徑,支付了合理的市場價格而取得,那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物所有人不追認,善意第三人也可以取得所有權,至于原物所有人的權利如何維護,那是另一個法律關系了
《合同法》第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這是我國第一次從法律上對無權處分行為作出明確的規定。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狀態是:①無權處分合同在成立后的效力狀態為效力待定,既不是有效也不是無效;②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轉為有效的合同;③權利人不予追認、無權處分人嗣后沒有取得處分權的,不具備以上兩種情形之一的,該合同轉為無效合同;④如果合同轉為無效,而第三人為善意的,根據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人可以主張對標的物的所有權。除非事后取得處分權或權利人追認而取得處分權,不然屬于無效。
《物權法》第106條規定了善意取得制度,無處分權人將不動產或者動產轉讓給受讓人的,所有權人有權追回;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符合法定情形的,受讓人取得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所有權。
我國《合同法》規定了無權處分行為,而善意取得制度規定在我國《物權法》中。通說認為無權處分行為保護的是靜態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保護的是動態安全。無權處分與善意取得之間互為條件、相互制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糾紛如何立案登記
2020-11-10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5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拖欠農民工工資兩年內怎么處罰
2021-03-19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廠房失火無保險怎么辦
2021-02-02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拆遷補償發放后多久搬遷
2020-11-13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離婚后,拆遷房屋及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0-12-19因高鐵拆遷房屋會不會有補償
2020-12-26寧波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過戶手續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