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權處分的定義
無權處分,是指行為人沒有處分權,卻以自己的名義實施的對他人財產的法律上的處分行為。依據傳統民法理論,處分的意義有廣狹之別:〈1〉最廣義之處分,包括事實上及法律上之處分。所謂事實上之處分,乃就原物體加以物質的變形,改造或毀損之行為而言。例如拆屋重建、改平裝書為精裝書是所謂法律上之處分,除負擔行為(債權行為例如懸賞、廣告、買賣、保證)外,尚包括處分行為,例如所有權之移轉、抵押之設定、所有權之拋棄(物權行為)債權讓與債務免除(準物權行為)。〈2〉廣義之處分,僅指法律上之處分而言。〈3〉狹義之處分,系指處分行為而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當事人一方以出賣人在締約時對標的物沒有所有權或者處分權為由主張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出賣人因未取得所有權或者處分權致使標的物所有權不能轉移,買受人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善意取得與無權處分的區別是怎樣的
善意取得制度,主要是為了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商品交易穩定性。無處分權有很多種,有合法占有而沒有處分權,有的是非法占有更沒有處分權,在合法占而沒有處分權的情況下,經有處分權人追認后,對方能取得合法有效的所有權,但是因為非法占有取得所有權,不需要取得追認,有一種可能是善意第三人是通過正常途徑,支付了合理的市場價格而取得,那為了維護交易安全,保護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原物所有人不追認,善意第三人也可以取得所有權,至于原物所有人的權利如何維護,那是另一個法律關系了。
小編提醒您,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對象指向的是“無權處分合同”,而非“無權處分行為”。在權利人未追認或無處分權人訂立合同后未取得處分權之前,該處分合同效力屬效力待定狀態。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行政復議中申請人應該承擔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08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勞動者拒簽合同怎么辦
2021-01-19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一波三折的保險理賠
2021-02-02保險船舶受損后怎樣索賠
2021-02-06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