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超過多少不受法律保護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民法典》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對格式條款制度細化規定,進一步加強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要求,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也就是說,如果民間借貸的利率超過了36%,則超過的部分可以不支付,已經支付的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返還。但是年利率在24%到36%之間的,借款人自愿支付利息的,主張返還的,法院不會支持,同理,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支付的,法院也不會支持。
什么是高利貸
高利貸是指索取特別高額利息的貸款。至于利息超過多少才構成高利貸,由于在立法和司法中都沒有統一的規定和解釋,在實踐中只能按照民法通則和有關法律規定的精神,本著保護合法借貸關系,有利于生產和穩定經濟秩序的原則,對具體的借貸關系進行具體分析,然后再認定其是否構成高利貸。
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出臺前,一般認為利率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4倍就屬于高利貸。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公布后,高利貸的底線提高到了36%。
民間借貸的利率為多少,才受法律保護
2015年9月1日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提到,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由此可見,民間借貸的利率在24%之內,受到法律的保護。
利率在24%至36%之間,法律保護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一條規定,沒有約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過約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違約金,且沒有損害國家、集體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出借人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如果借款人自愿,有沒有損害其他人的利益,則這部分的利息法律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以租代售合法嗎
2021-01-30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09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房地產投資技巧
2020-11-19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企業財產險怎么計算賠償金額
2021-01-22保險合同無效有什么原因和后果
2021-02-06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公益拆遷比商業拆遷補償低嗎
2021-01-15農村拆遷安置人口數認定怎么規定
2021-03-09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深圳動遷政策規定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