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有怎樣的法律性質
我國合同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信譽,或者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危及到自己債權的實現時,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在合理期限內對方未恢復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時,可以解除合同的權利。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第六十九條的立法本意,是法律賦予當事人依法享有“中止履約權”和“合同解除權”兩項不安抗辯權利。由此可見,該法所規定的不安抗辯權在性質上并非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一樣,僅屬于延期的(一時的)抗辯權,它同時還具有消滅的抗辯權屬性,并具有留置擔保的性質。依合同法規定,只要先履行一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四種法定情形之一的,即可行使中止履約權,將自己的給付暫時保留并有權對抗對方的履行請求,以防止因自己履約后對方不能對待給付而造成損失。權利人中止履行后,不安抗辯權在一定條件下可轉化為消滅的抗辯權,權利人依法可以進一步行使合同解除權,消滅對方的履行請求權和合同關系。
實踐中應注意的是,不安抗辯權在抗辯性質上具有延期性和消滅性的雙重屬性,因此,權利人行使此項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并非僅限于可以中止履行,而是可能發生二次法律效力(產生二次法律后果):一是中止履行,即權利人可以依法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并通知對方,促使其及時提供適當的擔保。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擔保的,權利人應即時恢復履行;二是解除合同,即權利人依法中止履行后,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債務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則權利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并免除自己的給付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危險駕駛罪屬于什么犯罪
2020-11-1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需要多少鑒定費
2020-11-09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涉外企業能否作為合同主體
2021-03-0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1-29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1-01-12承包合同書范本
2020-12-07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土地轉讓的手續需要什么
2021-03-05土地轉讓手續是如何辦理的
2021-03-02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回遷房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中的面積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62020國家棚改最新政策
2020-12-02房地產企業拆遷補償金有哪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