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于三方的債權債務轉讓合同如何交印花稅
《印花稅暫行條例施行細則》第十條規定,印花稅只對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和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他憑證征稅。
現行印花稅只對印花稅條例列舉的憑證征稅,具體有五類:
1、購銷、加工承攬、建設工程勘查設計、建設工程承包、財產租賃、貨物運輸、倉儲保管、借款、財產保險、技術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質的憑證;
2、產權轉移書據;
3、營業賬簿;
4、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商標注冊證、專利證、土地使用證、許可證照;
5、經財政部確定征稅的其它憑證
根據上述規定,債權轉讓協議不屬于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不需繳納印花稅。
二、債權轉讓有什么法律風險
(一)、轉讓人的法律風險
1、表見讓與,即當債權人將債權轉讓通知債務人后,即使讓與合同未成立或未生效,但債務人基于對通知事實的信賴而向受讓人履行仍然有效。表見讓與情況下,債務人向受讓人清償債務后,債權人無權再向債務人主張權利。
2、債務人與受讓人惡意串通,如受讓人與讓與人簽訂分期支付轉讓對價的合同,并約定支付首期對價后若干日內,讓與人將債權讓與通知送達債務人,債務人立即向受讓人履行全部債務,然后受讓人玩失蹤而損害讓與人的利益。
(二)、受讓人的法律風險
1、受讓的債權難以實現。如受讓人接受了申請法院執行的債權憑證、生效判決書項下的債權,但債務人下落不明而無法實現債權;或者債權已過訴訟時效,受讓人取得該債權時就已喪失了勝訴權,導致債權成為“自然債務”而難以實現。
2、《合同法》規定,債權轉讓的,債權人應當通知債務人,但由于規定過于簡略,實踐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在法律對債權人通知債務人的期限沒有做出規定,讓與合同雙方也沒有約定的情形下,債權人有時不知將債權轉讓的事實通知債務人或者怠于履行通知的義務,致使債務人不知向受讓人清償債務,使債權超過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2)法律對于債權人采取何種形式通知債務人并未做出明確規定,通常債權人可采用口頭、書面、公告等形式。采用口頭通知的,如電話,因為不易留下證據,債務人為了達到拖延履行義務的目的,往往會否認收到了通知,受讓人不能及時實現債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債權轉讓協議并不屬于印花稅稅目稅率表中列舉的憑證,所以是不需繳納印花稅的,如果同房屋得產權轉讓的,就要交納印花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執法活動包括什么
2021-01-18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
2021-03-11未約定保證方式債權人直接找保證人還款合法嗎
2021-02-15有效的借條怎么寫
2021-03-072020無犯罪記錄證明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02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銀行業監督管理的職責
2021-01-31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汽車投保的技巧
2021-02-14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出境旅游保險怎么買
2021-02-08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出門旅游因為暴雨致人受傷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5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安置房和商品房拆遷補償一樣嗎
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