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多次轉讓需不需要通知債權人
債權債務多次轉讓需要通知債權人。債權人的債權轉讓通知必須由債權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需要出具經過公證的書面代理委托書)通知債務人該債權轉讓通知對債務人才發生效力。一份債權被多次轉讓通知的行為既可由債權轉讓人直接通知債務人,也可以由受讓人持其與債權人達成的債權轉讓協議或債權人出具的債權轉讓憑證進行通知,兩種通知的法律效果應同等。
股權轉讓法律后果的分析
公司有股權發生轉讓,同時公司對外享有債權的情況相對容易處理。公司作為債權人,其內部股權發生轉讓時,對外部債務人的影響十分有限,并無必要讓債務人了解債權人的內部變更情況。
1、股權對內轉讓的情形
這種情況下,外部債務人的償還義務沒有發生變化,只是股權轉讓人不再享有分配的權利。此時,轉讓人在轉讓股權時,放棄了相應比例的收益權,而受讓人則依法取得了這部分收益權。
2、股權對外轉讓的情形
與上述情況不同,股權對外發生轉讓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股權受讓人是第三人,情況則與上述情況相同;而如果股權受讓人同時又是外部債務人,就需要分情況討論:
(1)外部債務人獲得公司全部股權,即公司整體轉讓給了該債務人,則債權債務混同;
(2)外部債務人獲得公司部分股權,原來的外部債權債務關系很可能就變成了現在的內部關聯交易關系。
值得指出的是,在實踐當中,轉受雙方有時會在轉讓協議中注明,由轉讓人負責在股權轉讓生效前收回股權轉讓基準日前到期的公司債權。此類條款主要是受讓人為防止公司的不良之債給自己進入公司后可能帶來的損失所做的一種防范措施。然而,嚴格地說,這種條款并不當然具備法律效力。第一,轉讓人與受讓人簽訂股權轉讓協議,系轉、受方這兩個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行為,二者之間的約定不能約束第三人。而公司作為第三人,本應由其享有的債權明顯受到了限制。第二,如果公司股東會同意由轉讓人收回公司債權,那么,這種條款因為公司的授權而變得有效。
實際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我國轉讓是需要通知債權人的,不管是多次轉讓還是一次轉讓,都是屬于與債權人息息相關的行為,?而如果出現債權債務轉讓,債權人沒有獲得通知的情況,對債權人不產生效力,可以選擇聯系律師幫忙處理,。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年薪是勞動爭議糾紛范疇嗎
2021-01-20軟件著作權對評職稱有用嗎
2020-12-08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工程款的支付流程
2020-12-24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保障房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0-12-28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第一個保險合同生效日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承包經營權流轉未經村委會備案的法律效力有什么問題
2021-03-21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房屋拆遷,營業房怎么定性
2020-12-15營業房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該如何計算
2021-01-27回遷安置房能否買賣
2021-03-22拆遷房離婚過戶給孩子的流程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