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犯罪量刑規定是怎樣的
量刑規定:根據是否構成什么犯罪,綜合考慮犯罪動機、主觀惡性、社會危害性、是否累犯、有無自首、立功?認罪態度、是否具有從輕或者減輕情節,是否符合犯罪構成要件等因素確定。
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之所以規定對盲人犯罪、聾啞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主要是考慮視覺等重要功能的喪失會導致人的認知、交流等能力下降,不能正常融入社會生活,其辨認自身行為性質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也弱于常人,故追究其刑事責任時可以從寬處罰。
聾啞人犯罪怎樣處罰
由于刑法規定對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此在審判中應當全面分析犯罪性質、情節和危害程度,重點分析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身份對實施犯罪行為的具體影響,并不必然從寬處罰。
對于犯罪行為與其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身份有直接聯系的,如過失犯罪、被告人因目盲喪失勞動能力從而實施的盜竊、詐騙、侵占等財產性犯罪、在生活中受到歧視等刺激時因沖動發生傷害的案件,考慮到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被告人特別的生理、心理狀況,可依法比照正常人犯罪酌予從寬處罰。
但是在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實施的與盲人身份無直接關系的犯罪中,特別是在共同犯罪或者有組織犯罪中,這類被告人甚至可能成為犯罪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在此情況下,被告人雖具有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身份,但不能作為對其從寬處罰的理由。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這主要是考慮到盲、聾、啞人的認知和表達能力均低于常人,不指定辯護人則難以充分保護其合法權益。同時考慮到實踐中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情形的復雜性,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做出了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的靈活性規定。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的簡單介紹,我們了解到聾啞人的犯罪立案標準和正常人一樣,只是考慮到,因為聾啞人生理上的缺陷,致使他們的辨別能力、表達能力等都與正常人有所差異,因此對聾啞人的犯罪行為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私家車還能跑滴滴嗎
2021-01-17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對訴訟時效中斷怎么證明
2020-12-10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商業用地更改成居民住宅用地國家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1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吃霸王餐違法嗎
2021-03-21不得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情形
2021-01-09合同中隱藏小字算是欺騙嗎
2021-03-03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對于被保險人來說在處理三方關系時應注意什么
2021-03-24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