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正式公布了《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文件稱,“為支持國內申請人積極向國外申請專利,保護創新成果,中央財政正式設立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專項資金”。
10月12日,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資助向國外申請專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該專項資金初定年度金額為5000萬,而中小企業或將成為最主要的受益者。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資助對象暫不包括大型國有企業。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野告訴記者,算上去年年底的5000萬資助資金,再加上今年的5000萬,今年可動用的專項資金總額為1億。
在接下來一個星期的時間內,這一個億的資助資金將基本確認被分配到哪些項目上。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官員用“時間緊、任務重”來形容。
個人名義申報不獲資助
依據《辦法》,專項資金的“國內申請人”限于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國內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及科研機構”,而所謂“向國外申請專利”,是指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出并以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受理局的專利申請。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綜合處處長雷*云稱,對于中小企業的認定標準,按照原國家經貿委、原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統計局聯合下發的《中小企業標準暫行規定》(國經貿中小企業【2003】143號)執行。
如果提出資助申請的中小企業為中外合資企業(包括中方控股企業)甚至是外資獨資企業,雷*云表示,此類中小企業也可以提出申請,但具體到會不會給予資助,評審單位會根據該資助政策出臺的政策導向來進行審核。
考慮到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申請多是以該企業老板的個人名義申請的,遇到這樣的情況,雷*云表示,按照《辦法》中對申請主體的規定,此類知識產權產權申請不在資助之列的,要想獲得資助就需要通過知識產權轉讓等途徑對知識產權進行過戶,實現以企業為主體進行申報。
雷*云介紹,辦法中所指“事業單位”是指持有編制部門頒發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的事業單位,而科研機構經過近年來的改制改革,也已經變得很復雜,《辦法》中所指科研機構是在工商、編制、民政部門注冊登記的獨立法人單位,可以是企業法人、事業法人和民辦非企業組織法人。
而《辦法》中對于申報地的規定是,中央單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地方單位向省級知識產權局申報,中央與地方共管單位向所在地省級知識產權部門申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提出勞動仲裁對方反訴是什么流程
2020-12-10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涉外婚姻的復婚需要滿足何種條件
2021-02-23股權托管中心能轉讓股權嗎
2020-11-11企業改制后是否需要建立新賬
2021-01-06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海事法院是否受理買賣合同糾紛
2021-01-13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的要求是什么
2020-12-20公攤面積最后被用到了什么地方你造嗎
2021-02-06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的格式是怎樣的
2021-03-16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