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交通肇事者逃逸怎么處理
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一般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的,可對肇事者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拘留。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
(一)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暫扣期間駕駛機動車的;
(二)將機動車交由未取得機動車駕駛證或者機動車駕駛證被吊銷、暫扣的人駕駛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構成犯罪的;
(四)機動車行駛超過規定時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強迫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和機動車安全駕駛要求駕駛機動車,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構成犯罪的;
(六)違反交通管制的規定強行通行,不聽勸阻的;
(七)故意損毀、移動、涂改交通設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
(八)非法攔截、扣留機動車輛,不聽勸阻,造成交通嚴重阻塞或者較大財產損失的。
行為人有前款第二項、第四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吊銷機動車駕駛證;有第一項、第三項、第五項至第八項情形之一的,可以并處十五日以下拘留。
交通肇事逃逸罪怎么認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為是一個主客觀相一致的行為,即行為人除了必須具有逃逸的客觀外在行為方式,同時還必須具有逃逸的故意,明知發生交通事故,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逸,表明逃逸行為的心態只能是故意,如果僅僅具備離開現場的外部特征,而不存在逃逸的主觀故意,則不能認定為此處的“逃逸”。所以認定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為必須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把握。
1、認定逃逸存在一個前提條件,即行為人對肇事事故應是明知的。
如果行為人對肇事事故不明知,而駕車繼續行使,主觀上沒有惡性。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只是在進行正常的駕駛行為。所謂的“逃逸”時不能成立的,如果對于這種駛離現場的行為以逃逸論處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是典型的客觀歸責,無論從刑事立法基本原則還是從司法公正角度出發都是不適宜的。當然,這里的“明知”并非要求肇事者對于其中所有的細節都有著具體的明知,只要堅持主客觀統一的原則,對于肇事存在蓋然性、可能性的明知,就符合要求。
2、逃避搶救義務以及其后逃避責任追究。
一般情況下,逃逸者不履行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的動機是重合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存在著并不逃避搶救義務但盡可能地逃避肇事責任追究或者不履行搶救義務但并不逃避責任追究這種單一動機的情況,前者如甲駕車將被害人撞成重傷后,將被害人盡快送到醫院,但之后一走了之的情形。只要具備逃避搶救義務和逃避責任追究這兩個動機中的任何一個,都應認為具備了逃逸。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發生輕微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的,一般是不會構成刑事犯罪的,可對肇事者處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可以并處拘留。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沒成功怎么辦
2020-11-18盜用場地圖片侵犯什么權
2021-01-08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上海離職補償金標準最長補償多少月
2020-11-26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
2020-11-18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冰雹砸車保險賠嗎,如何理賠
2021-02-22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保險理賠多久到賬
2021-02-14保險條款解讀-家庭保險
2021-01-03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什么是自留地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0-12-13土地出讓轉讓的流程
2021-02-18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