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
“賠償權利人”包括兩類三種人:
第一類直接受害人(1種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致傷、殘或者其他損害(未死亡)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直接受害人是當然的、唯一的賠償權利人;被扶養(yǎng)人和近親均不是賠償權利人,無權提出人身損害賠償請求。
第二類間接受害人(2種人),是指①法定被扶養(yǎng)人(見3、法定被扶養(yǎng)人包括哪些人?)和②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詳見4、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包括哪些人?)。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致死的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直接受害人因死亡不再具有民事權利能力,間接受害人(法定被扶養(yǎng)人、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是賠償權利人;間接受害人也只有在直接受害人死亡的情況下,才能充當賠償權利人。
侵害了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在當事人之間形成一個侵權的法律關系。對這個侵權法律關系,司法解釋第一條的條文里面就提到,“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這里面講了三個方面。
(1)直接受害人
第一種賠償權利人就是直接受害人,就是健康權、生命權、身體權受到侵害的受害人,這種受害人是最多的。這種賠償權利主體,就是直接受害人。被害人沒有死亡,但因傷不能參加訴訟,委托其近親屬或者其他人參加訴訟的,被害人仍是原告人,是賠償權利人。受委托的人不能成為原告人,其身分是委托代理人。另外,被害人沒有死亡,近親屬替被害人支付醫(yī)療費等其他費用的,近親屬不能以此為由,作為原告人提起訴訟。近親屬支付的醫(yī)療費等,只能由被害人自己以原告人的身份向被告人追償。被害人撫養(yǎng)近親屬的費用,是從其收入中支出,因重傷、殘疾收入減少、失去,無法支付撫養(yǎng)費的,應由被害人作為原告人以正常收入的損失為由向被告人追償。近親屬因被害人重傷、殘疾而失去撫養(yǎng)費的,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yǎng)義務的被扶養(yǎng)人的近親屬。
(2)間接受害人
第二種賠償權利人就是間接受害人。間接受害人,指的是撫養(yǎng)來源受到損害的人,是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原來是在死者扶養(yǎng)之下,扶養(yǎng)來源是來源于死者,因為侵權行為侵害而死亡后,使他的扶養(yǎng)來源受到損害,這是一個間接的損害。《民法通則》第119條實際上講的間接受害人就是死者生前扶養(yǎng)的人,他的撫養(yǎng)來源受到了損害,他有權利請求賠償生活補助費。最高法院在貫徹《民法通則》的司法解釋當中又增加了一個間接受害人,就是造成身體殘廢的人,他在受傷以前所扶養(yǎng)的人也可以請求撫養(yǎng)損害賠償,這個也是間接受害人。是賠償權利主體。
侵權行為人直接的侵權行為侵害了她的丈夫,造成了人身損害,但是這個侵權行為又使得她的丈夫喪失了性功能,造成了對方配偶性利益的損害,丈夫是直接受害人,妻子是一個間接受害人,這是一個間接損害。
(3)死者近親屬
第三種賠償權利人就是死者近親屬。在這個司法解釋里面講的死者近親屬,就是侵害生命權,侵權行為的直接受害者已經(jīng)死亡了,這個死者近親屬他有權利請求賠償,他也是賠償權利人。我們侵權行為法講死者近親屬,還應該考慮的不是人身損害賠償這種情況,而是在精神損害賠償當中,一個人的侵權行為侵害了死者的人格利益,造成死者人格利益的損害,作為死者人格利益保護人的死者近親屬,他有權提起訴訟,這種死者近親屬是更典型的。在死者近親屬作為賠償權利人中,實際存在兩種類型,也就是包括侵害生命權造成死亡的受害人的近親屬,和死者人格利益受到侵害作為死者人格利益保護人的死者的近親屬。被害人死亡后,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作為近親屬都提起民事訴訟,有的法院全部列為原告人參加訴訟,不利于訴訟效率的原則。可以讓他們選定一個代表人參加訴訟,或者由法院按照繼承的程序,直接指定一個第一程序繼承人參加訴訟。這符合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當事人一方為人數(shù)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參加訴訟的原則。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舸律師,西南政法大學法律本科學歷,法學學士,民建會員,2015年、2018年九龍坡區(qū)優(yōu)秀律師,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辦案技巧,對案件有敏銳的判斷和掌控能力,能根據(jù)案件的具體情況和訴訟進程的變化為委托人準確提供應對策略。擅長代理各類民商事訴訟、刑事訴訟及非訴訟案件,擔任多家單位及個人的常年法律顧問。秉承專業(yè)的法律知識智慧和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持法律之劍,維天平之衡,為當事人合法權益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股權轉讓需要到現(xiàn)場嗎
2021-03-22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夫妻約定財產(chǎn)協(xié)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jù)
2020-12-09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nèi)容
2020-12-24保險合同標的是什么
2021-03-17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如何辦理保險索賠程序
2020-11-10契約解除權 PolicyRescissionRight
2020-11-14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農(nóng)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舊房改造應該領補助還是領補償
2020-11-15動遷簽完字錢多久到賬
2020-12-06遼寧省農(nóng)村拆遷補償價如何計算
2021-01-02拆遷許可證訴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2家庭電梯拆遷是否能賠償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