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賠償金是對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的喪失(死亡)作出的賠償。公民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而生命權則是一切權利的基礎和前提,任何生命權的喪失都是公民民事權利能力的喪失。因此,死亡賠償金實質是以受害人民事權利能力的喪失為給付條件。對于死亡賠償金的性質,我國《人身損害賠償解釋》采取的是“繼承喪失說”,即受害人死亡導致的財產損失,應當以家庭整體收入的減少未標準進行計算。其屬于物質損失的范圍,不屬于精神賠償的范圍。死亡賠償金賠償標準及相關注意問題如下:
(1)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
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二十九條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②就高不就低的特殊賠償原則。受害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于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準計算,如果低的可以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的標準賠償,盡可能的給受害人多賠償。
(2)選定受訴法院。死亡賠償金是按照受訴法院地的標準計算,因此受訴法院地的選擇與死亡賠償金的數額有密切聯系。按照民事訴訟法的法院管轄規定,交通事故案件中有管轄權的法院一般為:被告住所地法院、交通事故發生地法院,當事人在起訴前可查閱當地統計部門的統計數據,選擇標準高的法院所在地法院管轄更為有利,在選擇受訴法院時同時需考慮訴訟的成本,如路途遠近、賠償標準的差異比例、在當地訴訟是否方便、地方性保護等因素予以綜合考慮。
(3)關于同命不同價問題。由于城鎮收入和農村收入的差距,造成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是否應以死者戶籍來區分適用城市標準還是農村標準?各地法院在實踐中的判決是不一樣的。現在有的法院還是以死者的戶籍作為適用城市還是農村標準的判斷條件。作為受害者,我們應該爭取同命同價
(4)死亡賠償金計算公式:
①死亡人在60歲以下:
死亡賠償金=受訴人民法院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0年
②死亡人60周歲以上75周歲以下:
死亡賠償金=受訴人民法院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0-(實際年齡-60)]
③75周歲以上:
死亡賠償金=受訴人民法院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城鎮居民人均收入×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證據會給報案人查閱嗎
2021-02-24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有哪些
2021-01-26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交通事故車主拒賠幾天可起訴
2020-11-16保險受益人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1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