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權益糾紛該怎樣處理
我國公司法的規(guī)定,有限公司的股東至少有兩人,兩人以上共同經(jīng)營一項事業(yè)就難免產(chǎn)生矛盾與利益沖突,與解決其他紛爭一樣,坦誠、友好協(xié)商應是化解股東權益糾紛的最佳方式。然而,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并不是所有糾紛都能以協(xié)商方式解決,那么訴訟或者仲裁就是不得已的選擇。筆者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頒布的相關規(guī)定及相關司法實踐,介紹如何以訴訟為后盾,解決有限責任公司中比較常見的幾類股東權益糾紛。
一、股權確認
投資者設立公司或者參與設立,或者受讓公司股份,或者取得技術股、贈與股等,但是在行使股東權益時卻遇到障礙,在很多情況下就需要對股權作出確認,也就是要確認其在公司的股東身份。
有些投資者由于種種原因,雖然出資創(chuàng)辦了企業(yè),卻不是以其本人名義,而是用親友、同學或者其他人的名義進行。這種安排只對雙方當事人有效,不能據(jù)此向公司主張權利。但是如果公司半數(shù)以上的其他股東明知實際出資人的出資,且公司已經(jīng)認可其以股東身份行使權利的,可以確認其股權。如果雙方約定實際出資人為股東或者實際出資人承擔投資風險,實際出資人可以請求確認其股權,要求名義出資人轉交股息和其他股份財產(chǎn)利益。如果雙方未約定出資人為股東或者出資人承擔投資風險,且出資人亦未以股東身份參與公司管理或者以股東名義向公司主張過權利,出資人僅對以股東名義參加公司者享有債權。
二、股東知情權和分配權
任何一個公司均有一部分股東相對弱勢,如小股東或者其他對公司失去實際控制的股東,他們的權益基礎是知情權,權益的最終實現(xiàn)是分配權。股東知情權體現(xiàn)在閱覽、復制公司章程、股東名冊、管理人員名冊、股東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記錄、財務會計報告、審計報告等。當然股東也不能濫用其權利,比如股東請求查閱、復制公司會計帳簿的,應當說明正當目的。
股東要求分配應以股東會決議為依據(jù),但是如果公司不召開股東會或者雖召開但決定不分配,就只能通過訴訟主張權利。公司未依據(jù)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召開定期股東會議的,股東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裁定公司限期召開股東會議。有限公司代表1/4以上表決權的股東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公司不予召開的,提議股東有權請求人民法院裁定公司限期召開股東會議。公司連續(xù)五年或者五年以上盈利,且符合公司法規(guī)定的股東分配利潤條件,但不分配利潤的,在股東會決議表決時投反對票的股東有權請求公司收購其股份。
三、股權轉讓
當股東發(fā)生意見分岐或者其他矛盾,某一方退出或許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在很多情況下,各方也容易就此達成共識,但由于公司法第35條要求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其出資時,必須經(jīng)全體股東過半數(shù)同意;不同意轉讓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出資,如果不購買該轉讓的出資,視為同意轉讓。經(jīng)股東同意轉讓的出資,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對該出資有優(yōu)先購買權。由于此規(guī)定比較原則,而多數(shù)公司的章程也沒有作出細化規(guī)定,致使實際操作時矛盾重重。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設定了一套規(guī)則,即股東向非股東轉讓股權,應當向公司和其他股東告知擬受讓人和擬轉讓價格條件。公司應當召開股東會征求其他股東的同意。公司未及時召開股東會的,擬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書面形式分別征求其他股東的同意,請求其在確定的期限內答復,逾期未答復者視為同意。公司半數(shù)以上其他股東不同意向非股東轉讓股權的,公司應當在一定期限內指定異議股東購買擬轉讓的股權,異議股東應當與擬轉讓股權的股東簽訂協(xié)議,其價格條件不能協(xié)商一致時,應以評估方式確定股權價值。公司未指定受讓股權,或者被指定受讓的股東不與擬轉讓股權的股東簽訂協(xié)議的,擬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向非股東轉讓股權。另一方面,擬轉讓股權的股東違反上述程序規(guī)定的,其他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該合同。股東主張優(yōu)先購買部分股權,導致非股東因份額減少而放棄購買的,擬轉讓股權的股東可以要求主張優(yōu)先購買權的股東受讓全部擬轉讓股權,其拒絕受讓全部股權的,視為放棄優(yōu)先購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制拆遷協(xié)議
2021-03-22保險車輛在停車場中被盜,保險人能否對停車場代位求償
2021-03-01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商標注冊費用是多少
2020-12-06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愿意離婚但不愿意分割財產(chǎn)怎么辦
2020-11-2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8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對方虛假數(shù)據(jù)下簽的合同有效嗎
2021-01-10法院依據(jù)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食堂承包合同印花稅是否需要交納
2020-12-30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保險合同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3-16借車給別人出了事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15委托代理的規(guī)定
2020-11-11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