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引用:
1.同樣是花季女孩,在一次車禍中同時喪生,兩個擁有城市戶口的孩子都獲得20多萬元賠償,而另一位農村戶口的孩子所獲賠償只有9萬元,這些被概括為“同命不同價”的案例,讓我國現行死亡賠償標準屢遭質疑。27日上午,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進行三審的《侵權責任法(草案)》新增規定:因交通事故、礦山事故等侵權行為造成死亡人數較多的,可以不考慮年齡、收入狀況等因素,以同一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2.作為我國民事法律體系中的支架性法律,《侵權責任法(草案)》于2002年12月經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初次審議,于2008年12月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第二次審議。
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民法室有關負責人介紹說,草案二次審議后,廣泛征求了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律師協會、一些地方和專家提出,全社會普遍關注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在實踐中,死亡賠償金的性質不夠明確而且標準較低,不足以彌補受害人的損失。將死亡賠償金的標準按照農村和城市進行簡單劃分,“同命不同價”的爭論長期困擾法院審判工作,侵權責任法對此不能回避,應該明確規定死亡賠償金的性質和標準。
要點解析:
1.死亡賠償金,又名死亡補償費,顧名思義,是對受害人作為一個民事權利主體生命權的喪失(死亡)作出的賠償。目前具體的賠償標準如下:
(1)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來計算。普遍的以戶籍為準,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
(2)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根據客觀計算方法,以定型化賠償模式來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標準和賠償年限,具體為:就是一次性賠償20年,死亡賠償是固定的,受害人是60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5年計算。死亡賠償金賠償的對象是余命,但又不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齡太小,賠償20年就完了,年齡大一點的就是年齡每增加一歲就減少一年。死亡賠償金采納了系“繼承喪失說”,并非精神撫慰金,其計算公式為:
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1-02-18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侵權損害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15和公司簽勞動合同時收取保證金合法嗎
2021-01-08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06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