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權的內容包括了對肖像的使用、制作及維護肖像所體現的精神利益的權利。《民法通則》第100條僅規定了肖像的使用及禁止使用。那么,關于肖像的制作及肖像精神利益方面的加害行為如何認定,需要從立法論角度加以討論。
(一)專有肖像制作權
肖像權等具體人格權是人格尊嚴的具體體現。人格尊嚴是一種自我認識、自我評價,包括對自己外在形象的自我認識,自我評價。保護肖像權,首先是維護人格尊嚴和人格自由的需要。而保護人格尊嚴和人格自由的第一步,是對其肖像的再現權,即人對自己的外在形象是否固定在他人的載體之上享有決定權。再現為肖像制品后,對肖像制品加以利用,只不過是再現權的延伸。[6]就原則而言,肖像權應當包括肖像制作的專有權,即肖像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未經同意制作自己的肖像。非公眾人物有獲得安寧的權利,而公眾人物也有避開公眾眼光獨處的權利,他人無權就其處于個人生活空間的、因而有別于公眾場合中的行為舉止進行攝影。[7]但是,如果他人并非專門針對某人肖像進行攝影或者攝像,肖像權人不得制止。比如,銀行大廳等地錄像監控,并非針對某個具體個人,肖像權則不得制止。
(二)維護肖像所體現的精神利益,有權制止他人侮辱、丑化及不當使用本人肖像
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草案)》第四編第四章第17條規定,自然人享有肖像權,有權保護自己的肖像不受歪曲、污辱。無論肖像權屬于物質性人格權還是精神性人格權,肖像中包含了精神利益。侮辱、丑化及不當使用他人肖像,侵犯他人的精神利益,權利人有權予以制止。在未經權利人同意而使用肖像時,同時也構成對肖像使用權利的侵犯。
(三)侮辱、丑化或者不當使用他人肖像,構成侵犯肖像權還是名譽權
11當肖像被侮辱、丑化或者不當使用時,權利人基于肖像權還是基于名譽權對他人加以制止及提請法院救濟?對肖像的侮辱、丑化及不當使用,往往會造成他人名譽受損。此時,加害行為已經越過肖像權的界限而進入名譽權的領地。因此,就原則而言,肖像權本身可以包括維護肖像所體現的精神利益的內容,同時,權利人也可以基于名譽權獲得保護。究竟何時基于肖像權、何時基于名譽權獲得救濟,需要結合案情具體分析。2.如何構成不當使用
不當使用的情況很多,僅能舉例說明。將肖像與使人產生負面聯想的產品廣告置于一處,即為肖像的不當使用。
3.人格商品化是否構成不當使用
在劉-翔案中,二審法院認為,對肖像的侵害,體現為人格受侵害;而對人格的侵害,就其侵害后果而言,通常可分為兩種:一為使人格缺失,例如使人體受損或者使個人的社會評價降低;二為使人格商業化,即使人格等同于金錢,從而導致人格價值受貶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工傷已得到了工傷賠償了單位要開除怎么辦
2020-11-23車撞到人責任書沒下來,負不起醫藥費怎么辦
2021-01-10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補救
2021-02-13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商業銀行能否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車輛被扣貸款保險賠償嗎
2021-03-16商業第三者險的賠償計算方式
2020-11-22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保險費的計算方式
2021-01-29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