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龍泉市律師 銅鼓縣律師 宜賓縣律師 渭城區律師 周村區律師 歷城區律師 江北區律師
當前醫患關系緊張已經是人們看病就醫過程中面臨的一個問題,患者同醫院發生矛盾后,解決的途徑很多。首先患者應該向衛生部門投訴,積極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投訴之前,患者應該收集證據,做好準備。那么醫患投訴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下有關知識。
一、醫患投訴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1、復印和封存有關物證。《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有明文規定,患者有權復印或者復制其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等病歷資料。
為了避免醫院修改病例和更換藥品,患者或患者家屬一旦認為發生了醫療事故,就應在醫患雙方在場的情況下,要求封存有關物證,包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還應要求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封存的病歷資料和現場實物交由醫療機構保管,待鑒定或法院訴訟時共同開啟。
2、把醫療糾紛訴諸法院之前,最好咨詢有關的醫學專家,避免浪費維權成本。醫學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所以在糾紛中患者很難把握醫院的行為是否有過錯,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目前患者亂投訴的例子很多。據周宇君介紹,啟動醫療鑒定和訴訟程序花費很大,目前在我國一般第一次鑒定的費用是2000元到10000元,而重新鑒定的費用會更高,法律訴訟階段還要有相應的代理費等。
3、患者或患者家屬應注意保留與院方就醫療糾紛發生爭議時的談話內容,以補充自己的維權證據。
二、發生醫患糾紛后如何處理?
1、協商。醫患雙方就賠償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并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第三方調解。醫患雙方本著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則,在醫調委進行調解。
3、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4、向人民法院起訴。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綜上所述,投訴也是解決醫患糾紛的一個主要途徑,患者在醫患投訴之前,要收集病歷單、就診記錄等證據資料。如果發生人身傷害的,還可以委托司法鑒定機構做個傷殘鑒定。同院方之間的通話記錄,也應該妥善保管。做好了上面這些工作,患者投訴的時候就可以做到有據有節。如果投訴無效,還可以提請民事訴訟。
關于醫療糾紛責任認定和承擔方式
醫療糾紛處理方法
醫療糾紛處理協議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滯納金最高限額
2021-02-02撫恤金與遺產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5出了交通事故,有責任認定書會扣分嗎
2021-02-20聽證程序適用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4拆遷安置房繼承后如何過戶
2021-01-1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沒有區別
2021-03-10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勞動關系確認勞動關系爭議情形
2021-03-06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保險合同代簽名訴訟舉證方要如何舉證
2021-01-01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