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糾紛訴訟時效是多久
醫療事故訴訟糾紛根據糾紛案由的不同,有不同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根據《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根據民法通則第136條的規定,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和寄存財務被丟失或者損毀的,訴訟時效均為一年。因此,若是以侵權造成患者身體受到損害的案由來進行醫療事故訴訟的,訴訟時效為一年。
除了侵權之訴外,醫療事故糾紛還可能是由于醫方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的約定,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需要承擔對應的違約責任,根據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時效,按照一般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有三年的訴訟時效。
二、如何判斷是不是醫療事故
認定該事故是否屬于醫療事故,需要對醫療事故作出相應的判斷,需要從醫療事故構成要件的出發。
1、醫療事故的主體
醫療事故是一種常見的醫患糾紛,發生醫療事故的雙方當事人就是醫院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醫院等相關的醫療機構違反衛生管理法的相關規定,也構成醫療事故的主體。醫務人員是指取得了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的技術人員,包括了診療的醫師和護理的人員。
2、客觀要件(即存在違法的事實)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作出了違反衛生管理法規的行為,適用劣質的藥品和器具,或者是使用未經檢測的醫療器具等等方面,存在著違法實施,實施了對患者有害的行為,也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損害的事實。
3、犯罪心理(過失)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疏忽大意而不能避免地造成了損害或者是由于過于自信覺得自己能避免出現損害他人身體的后果在而到他人的身體受損,主觀上屬于過失的心理,故意犯錯損害他人身體的,成立的是故意傷害罪,出現死亡的,也成立故意殺人罪。
4、過失行為與損害的結果有因果關系
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對于患者的過錯與患者的身體損害的結果存在因果關系的,才構成醫療事故罪,如果僅僅是有過錯,但實際上并無造成患者的人身損害的,則不構成犯罪。
發生醫療事故怎么私了
醫療事故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嗎?
醫療事故等級的作用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是一個意思嗎,怎樣區分
2021-03-25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婚內保婚協議有效嗎
2021-01-27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配偶是否承擔婚前債務
2020-12-09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拖欠農民工工資被警察帶走怎么處理
2021-01-16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醉酒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進行理賠
2021-02-03關于印發關于規范保險公司章程的意見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2-03違反建設工程的承包合同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2-24國有出讓土地政府有權收回嗎
2021-01-26非法轉讓土地要怎么處罰
2021-01-31《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新農村建設拆遷的主體是誰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