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患者一方及醫療產品的概念
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是指患者一方要求醫療機構、醫療產品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承擔醫療損害責任而引起的民事侵權糾紛。患者一方是指在診療活動中人身、財產權益遭受損害的患者,或者患者死亡的,是指依法由患者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患者的近親屬。醫療產品是指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
醫療損害鑒定
第十三條(醫療損害鑒定啟動、交費和不配合鑒定的訴訟后果)當事人可以申請進行醫療損害鑒定。必要時,人民法院可依職權委托進行醫療損害鑒定。當事人申請進行醫療損害鑒定的,應當預交鑒定費。人民法院依職權委托進行醫療損害鑒定的,可以要求醫療機構預交鑒定費。案件審結時,鑒定費由敗訴方承擔。當事人應當配合鑒定,無正當理由拒不配合的,應承擔相應不利的訴訟后果。
醫療損害賠償標準最新規定
1,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2,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受害人近親屬能要求交通費的賠償嗎
2020-12-28“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飛機上乘客死亡如何處理
2020-12-05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農民工工傷賠償計算
2021-02-20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當事人在房地產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