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擔保的概念。
擔保是指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保證合同履行、保障債權人利益實現的法律措施。《物權法》、《擔保法》及《擔保法解釋》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擔保問題作有詳細規定。擔保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從屬性。擔保合同是從屬于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當然這種從屬性也有例外。《物權法》、《擔保法》已經明確規定了最高額保證(《擔保法》第十四條)、最高額抵押(《物權法》第二百零三條至第二百零七條)和最高額質押(《物權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允許為將來存在的債權預先設定保證、抵押權、質押權,而且《擔保法》規定了從屬性的前提下,允許"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可見合同擔保的從屬性是有條件。
(2)補充性。擔保對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僅具有補充作用,在主債關系因適當履行而正常終止時,擔保人并不實際履行擔保義務。只有在主債務不能得到履行時,補充的義務才需要履行,使主債權得以實現,因此,擔保具有補充性。
2.擔保的方式。
《擔保法》規定的擔保方式除了保證、抵押、質押、留置和定金以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擔保方式就是反擔保。
反擔保,是指為了換取擔保人提供保證、抵押或質押等擔保方式,而由債務人或第三人向該擔保人提供的擔保,該擔保相對于原擔保而言被稱為反擔保。《擔保法》第四條規定:"第三人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這條規定強調反擔保只能由債務人提供,忽視了債務人委托第三人向原擔保人提供反擔保的情形。《擔保法司法解釋》對此進行了擴張解釋,規定反擔保人可以是債務人,也可以是債務人之外的其他人。當然并非《擔保法》規定的五種擔保方式均可作為反擔保方式。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反擔保方式可以是債務人提供的抵押或者質押,也可以是其他人提供的保證、抵押或者質押。因此留置和定金不能作為反擔保方式。在債務人自己向原擔保人提供反擔保的場合,保證就不得作為反擔保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種票據的時間的區別
2020-12-20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手機照片法庭上算證據嗎
2021-01-22栽贓陷害造謠誹謗是哪個罪名
2020-12-02口頭承諾能判凈身出戶嗎
2021-02-16上海股交中心對掛牌公司有無明確的或者內部掌握的財務指標要求
2021-03-19父母包辦婚姻懲罰后果是什么
2021-01-01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集資房沒有購房合同能買嗎
2020-12-30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如何進行人壽保險理賠呢
2021-03-07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民生人壽跨省理賠16萬
2020-11-27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洗車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