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借條不還算詐騙嗎
不算,欠款不還,有借條通常不隸屬詐騙。詐騙罪是指以違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掩瞞真相的方法,欺騙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做法。
詐騙罪的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詐騙罪侵犯的對象,僅限于國家、集體或個人的財物,而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
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二)客觀要件,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1、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
2、其次,欺詐行為使對方產生錯誤認識。對方產生錯誤認識是行為人的欺詐行為所致,即使對方在判斷上有一定的錯誤,也不妨礙欺詐行為的成立。在欺詐行為與對方處分財產之間,必須介入對方的錯誤認識。如果對方不是因欺詐行為產生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就不成立詐騙罪。
3、再次,成立詐騙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之后作出財產處分。處分財產表現為直接交付財產,或者承諾行為人取得財產,或者承諾轉移財產性利益。行為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他人放棄財物,行為人拾取該財物的,也應以詐騙罪論處。但是,向自動售貨機中投入類似硬幣的金屬片,從而取得售貨機內的商品的行為,不構成詐騙罪,只能成立盜竊罪。
4、最后,欺詐行為使被害人處分財產后,行為人便獲得財產,從而使被害人的財產受到損害。
(三)主體要件,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以上知識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打借條不還算詐騙嗎”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只聚眾沒打架怎么處罰
2021-02-07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企業如何登陸新三板掛牌
2021-02-13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放棄贍養是否可以免除贍養義務
2021-01-26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學校平安保險理賠范圍是什么
2020-12-05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