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理的概念和范圍是怎樣的
法定代理是指根據法律規定而取得代理權。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據法律規定,代理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進行訴訟,直接行使訴訟代理權的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進行訴訟活動只能由其監護人為法定代理人代理其進行行政訴訟活動。法定代理人是全權代理,其法律地位相當于當事人,其代理權限不受限制,可以行使被代理享有的全部權利。法定代理人不是當事人,屬于訴訟參與人中的其他訴訟參與人。實體權利(即具體的裁判內容賦予當事人的權利)的享有者和實體義務(即具體的裁判內容加諸在當事人身上的義務)的承擔者只能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僅僅在訴訟過程中代為行使一些程序性的權利;并且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之監護人若喪失了監護權其法定代理人的資格同時喪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四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具有兩個特點:一是代理權是根據法律的規定產生的;二是法定代理人所代理的被代理人,必須是無訴訟行為能力的人。根據以上規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作出更明確的規定: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法定代理的概念和范圍相關內容,法定代理是依據法律的直接規定而取得的代理,是與委托代理相對的一種概念,法定代理人是需要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數罪并罰有什么條件限制,數罪并罰有什么特殊情形
2021-02-28補充協議主體與主合同主體要一致嗎
2020-12-07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肝挫裂傷能評傷殘嗎
2021-01-15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車禍精神損害賠償的索賠如何確定
2020-11-21不動產權證書和土地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0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商業銀行可以轉讓經營許可證嗎
2021-01-17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2020如何確認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有什么特征
2021-03-1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