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性裁員爭議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爭議如何確定
一、經濟性裁員爭議
經濟性裁員爭議主要表現為:
①企業經濟性裁員不符法律枧定的實體及程序要求,員工要求確認為無效且要求恢復勞動關系;
②企業采取無薪f放長假?等方式變相裁員導致勞動爭議;
③裁員對象主體不適格、未履行優先錄用法律義務等糾紛。
二、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爭議
通過協商解除勞動關系的常見爭議有:
①實施非過失性裁員過程中,有的用人單位為了減少支付提前通知替代金等費用而強行要求員工以協商方式離職導致的糾紛;
②員工以用人單位過錯欲依法解除勞動合同并索賠,用人單位為減少損失強行以協商方式解除勞動關系而產生的爭議;
③協商解除程序合法性認定爭議。有的企業本欲與員工通過協商方式解除勞動關系,但辦理過程中未采取書面形式導致離職員工“反攻倒算”遭受損失導致的糾紛;
④企業將與員工協商解除勞動關系視為過失性裁員處理導致的糾紛等。
相關知識:
企業裁員的經濟補償規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以上就是小編對文章標題問題的回答,希望小編整理的這些資料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果對這方面還有其他問題或者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計算公式是怎樣的呢
2021-02-12軍人可以離婚嗎
2021-02-14交通事故全責可以報工傷
2020-11-12合伙企業財產是怎樣分割的
2020-11-21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已承擔保證責任的保證人向其他保證人行使追償權問題的批復
2020-12-19效力未定的合同類型及其效力如何確定
2020-11-12雇傭關系死亡是工傷嗎
2021-02-22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工廠集資房屬什么性質
2020-11-12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競業限制協議單位沒有蓋章有效嗎
2020-12-18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試用期離職脫著不辦理怎么辦
2021-02-23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