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行為訂立合同效力
我國民法通則第三十八條規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的組織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可見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的。
一般說來,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本身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組成部分,法定代表人的行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行為就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因此,他們執行職務的行為所產生的一切后果都應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對于合同的相對人來說,他只認為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就是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他一般并不知道也沒有義務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負責人的權限到底有哪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內部規定也不應對合同的相對人構成約束力,否則,將不利于保護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對合同相對人來說也是不公平的。
從以往的司法實踐來看,由于對大量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而訂立的合同作無效處理,嚴重地損害了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助長了一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借此逃避責任,謀取非法利益。因此,規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超越權限的行為一般也有效,可以有效地防止此類現象的發生,也符合交易的規則。
違反《公司法》第16條規定的公司對外擔保應該屬于無效的擔保。從《公司法》第16條的規定來看,不屬于效力性規范,僅是公司的內部管理規范,主要是針對公司對外訂立擔保合同的程序性要求。而依據《合同法》第52條第5項的規定,對外擔保合同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應為無效。
《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從本條的立法宗旨看,法人的內部規定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權限不應對合同的相對人構成約束力,否則,將不利于保護交易的安全,也不利于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
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行為是超越了權限,而仍與之訂立合同,則具有惡意,那么此時,合同就不具效力。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人什么情形下可以主張經濟補償
2021-03-11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交通事故鑒定有傷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5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父親被判刑可以申請變更撫養權嗎
2020-12-19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03在勞動糾紛中舉證責任怎么規定的?
2020-12-31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案例 旅游安全事故應明確旅行社責任險理賠范圍
2020-11-15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公司的業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保險經紀人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03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土地轉包是否需要原承包者同意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