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問題如何認定
根據刑法的規定,構成本罪,行為人必須利用信用卡詐騙了數額較大的財物。因而,利用信用卡詐騙財物是否達到了數額較大的標準是區別信用卡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對于數額不是較大的信用卡詐騙行為,不能以犯罪論處。區別信用卡詐騙罪與非罪的另一標志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例如,借用他人的信用卡進行購物消費,也是一種冒用信用卡的欺詐行為,但由于行為人主觀上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因而只能在有關當事人之間形成民事法律關系,而不能構成犯罪。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信用卡惡意透支的詐騙犯罪與信用卡善意透支的欠款糾紛容易混淆。因為兩者都表現為行為人透支后沒有及時向發卡銀行歸還本息的行為,區別的基本標準就是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判斷:
(1)行為人是否虛構或隱瞞了自己的真實身份。凡是行為人虛構身份進行透支的,就可以說明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是惡意透支,而不是善意透支。
(2)行為人是否具有還款的能力。行為人在透支后有能力償還透支的本息卻拒不償還,可以說明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如果持卡人因信用程度差,透支后確實一時無力償還透支的本息,應屬于善意透支。
(3)行為人透支的行為方式。行為人謊稱自己的信用卡丟失,向銀行辦理掛失手續后,又進行多次或大量透支消費的,說明其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屬于惡意透支。
(4)透支的原因。在善意透支中行為人往往是急需用錢而按規定進行透支;而在惡意透支中,行為人并非出于急需或迫不得已才進行透支。
(5)透支后的表現。惡意透支的行為人在透支后往往大肆消費,或進行其他違法犯罪活動,或者透支得手后逃之夭夭。而善意透支的行為人在透支后往往能及時向發卡銀行增添存款,補足透支款,并按規定交付利息。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2021-02-12企業并購需要哪些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監護人要負刑事責任嗎
2020-12-04離婚后夫妻共同居住的房子怎樣分割
2021-02-09試用期不合格辭退入職體檢給報嗎
2021-02-24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寬限到期日 Dataa Of Grace
2020-11-29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城鄉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和流程
2021-01-29農村拆遷補償安置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23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款都包括哪些,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