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拉薩律師 柏鄉縣律師 三水區律師 廣宗縣律師 南湖區律師 渦陽縣律師 銅川律師
公司為了實現發展,通過實行股權變更或者轉讓股權實現公司的發展最大化。公司股權的轉讓是一種合法的交易,更改股權的擁有者,但轉讓股權也是需要交納所得稅的,具體的納稅金額,相關的法律規定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接下來,律霸小編將和大家一起了解公司股權轉讓所得稅的內容。
一、公司股權轉讓涉及到的所得稅
目前無論是《企業所得稅法》還是其他法規均未定義“股權轉讓”,只是在《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的第十六條中明確指出股權轉讓收入屬于《企業所得稅法》中規定的財產轉讓收入。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中第六條對收入的定義:“企業的收入總額包括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
另外,根據《企業所得稅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企業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及將貨物、財產、勞務用于捐贈、償債、贊助、集資、廣告、樣品、職工福利或者利潤分配等用途的,應當視同銷售貨物、轉讓財產或者提供勞務,但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p>
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斷,只要一個企業通過轉讓其持有的股權取得任何貨幣或非貨幣形式的收入,均會涉及到股權轉讓企業所得稅問題。同時根據上述結論,我們不難發現稅法約定的股權轉讓并非僅僅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買賣行為,還包括出資、償債等視同轉讓的行為。
二、如何計算股權轉讓所得稅
根據國稅函(2010)79號第三條規定:“企業轉讓股權收入,應于轉讓協議生效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入的實現。轉讓股權收入扣除為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后,為股權轉讓所得。企業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p>
上述文件明確了納稅義務發生時間以及如何計算股權轉讓所得,股權轉讓所得=轉讓股權收入—取得該股權所發生的成本。
轉讓股權收入包括貨幣和非貨幣形式的收入,對于非貨幣形式的收入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之規定,應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公允價值,是指按照市場價格確定的價值,實務中在沒有可供參考的市場價格的情況下,可依據評估價格確定。
對于取得股權所發生的成本的理解,應結合企業所得法實施條例第71條中關于投資資產計稅基礎的規定:通過支付現金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購買價款為成本;通過支付現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資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成本。而根據財稅(2014)116號文件之規定,若該非貨幣性資產的轉讓所得存在遞延的情況,則相應股權成本也應該進行調整而非一次性將該非貨幣性資產的公允價值全額計入股權成本。
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投資資產計稅基礎的規定,則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在計算股權轉讓所得稅時不得扣除被投資企業未分配利潤等股東留存收益中按該項股權所可能分配的金額,以及國稅函(2010)79號文件中第4條的規定:“被投資企業將股權(票)溢價所形成的資本公積轉為股本的,不作為投資方企業的股息、紅利收入,投資方企業也不得增加該項長期投資的計稅基礎?!倍鴮τ谝晕磁淅麧欈D增股本的情況,是否可以相應增加計稅基礎,文件并未規定,但實務中各地稅務機關大部分均認為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應劃分為兩步理解:
1)分配未分配利潤;
2)股東用分配所得的利潤增加投資,由于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免稅,因此在這個環節法人股東無需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可以相應增加股權投資成本。
因此,在存在較大的可供分配利潤的情況下,先分配后轉讓股權可以節省較大的稅收。
對于公司股權轉讓所得稅來說,公司發生股權轉讓時要依據稅務法,并結合自身情況,按照規定足額繳納即可。依法納稅也是每個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轉讓股權即為變革了股權的擁有者,依法征收所得稅也是確保股權的穩定,防止胡亂變更股權的情況出現,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
股份公司股權轉讓的限制有哪些
公司股權轉讓怎么樣才有效?
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傷人立案后要怎么處理
2020-11-22房屋裝修的設計費如何計算
2021-02-17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股權已經質押償還債務,是否可以查封土地
2020-12-06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按揭房能否再次擔保抵押
2021-02-03有不良逾期記錄怎么辦
2021-02-01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民事訴訟是要刑事案件完結之后才能受理嗎
2021-02-20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