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司法解釋的內容和在審理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案件中法官的具體做法,我們大致認為可以依據以下幾個因素來確定離婚精神損害賠償金額:
(1)具體的侵權情節,比如重婚與與他人同居相比,重婚的侵權行為更惡劣;
(2)加害人過錯程度,比如加害人是否主觀上故意;
(3)受害人精神損害的程度,同樣的侵害行為,因不同的承受能力,受害方的精神損害程度不同;
(4)其他情節,比如結婚時間的考慮,無過錯方對婚姻生活投入越多,時間越長,期待將來對方能夠回報的就越多;
(5)當地經濟條件,這主要考慮執行上的問題筆者認為,雖然離婚損害精神損害賠償金額的確定有一個大概的依據,但在具體案件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依舊很大。
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提出了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的六個確定因素:
(1)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3)侵權行為造成的后果;
(4)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5)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6)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這六個因素具體運用到婚姻家庭領域,法官的一般做法是根據過錯方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對受害人造成的損害程度,過錯方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這些因素來確定過錯方的賠償金額。
在審理案件中,法官重點考察過錯方實施行為的多寡、時間的長短、手段的惡劣程度、公開度以及對過錯方的精神控制程度、對受害人肉體所造成的傷害程度以及當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左娜律師,系山東煒弈律師事務所律師。山東大學法學系本科畢業,法學學士。2012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在青島市市南區檢察院實習工作,2011年7月至2014年9月在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見習工作,2014年9月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在實習工作中,將法學理論與法學實踐相結合,為執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自2014年從事律師工作以來,本著對律師職業的熱愛和對委托人認真負責的態度,盡職盡責地辦理經手的每一個案子,獲得了當事人的好評。
員工入職合同是不是勞動合同
2020-12-16非法拘禁罪的一罪與數罪有哪些情況,存在數罪的情況嗎
2021-03-10商號有限制嗎
2020-11-07投資公司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0-11-13交通違法行為處罰時效多久
2021-02-20申請財產保全,可以采取哪幾種擔保方式
2021-01-02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發生車禍有傷員怎么賠償
2020-12-12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怎么續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主應否擔責
2020-12-16車輛出事故保險什么情況下能拒賠賠償
2021-03-25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