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滿一個月申請勞動仲裁可以嗎
我國勞動仲裁調解法的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為一年,所以離職滿一個月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當事人要收集足夠的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二、可以直接起訴的勞動爭議情形
根據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又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當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這意味著仲裁部門一紙不予受理的通知書,即堵死了勞動者獲得司法救濟的最終渠道。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解決了這個制度設計上的弊端。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日內,認為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受理,并通知申請人;認為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不予受理,并說明理由。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三、勞動者應該享有哪些社會保險
第一、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目前,醫療保險實行職工住院醫療保險,勞動者如若生病住院,在約定醫療機構住院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超過規定費用以上的部分由醫療保險基金支付,其余部分由企業和就醫者合理分擔;勞動者如若失業,可以按規定領取失業保險金,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生病,并在戶籍所在地的地段醫療或醫療管理部門的指定醫院就醫的,可以申請醫療補助金;勞動者到達國家、本市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凡1992年以前參加工作的人員,繳費滿10年,凡1993年后參加工作的人員,繳費滿15年的均能按月終身領取養老金。
第二、對單位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監督權。勞動者在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系時,可以對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辦法》和《關于加強本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費征繳的若干規定》,了解、監督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同時,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工作職責,如為勞動者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及時發放"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結算單"、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等,予以監督檢查。
第三、查詢單位和個人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情況的權利。勞動者有權通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信訪、職業介紹機構等部門,了解、知道國家和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的法律法規;如果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中記錄的內容,或對"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結算單"有疑問,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到單位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再次購買房 首付應該按第幾套算?
2020-11-12酒駕追尾拘留多久
2020-12-24二房東跑了房東來收房,租客怎么辦
2021-02-10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保險理賠降賠空間是怎么回事
2021-03-15注意車險理賠四大誤區
2020-11-25工程承包合同協議書范本
2021-02-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19村委會可以簽訂土地轉讓協議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