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勞動仲裁時間
一般勞動爭議申請勞動仲裁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1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勞動者或用人單位的權利遭到對方侵犯后,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即喪失仲裁機構予以保護的權利。也就是說,一旦錯過仲裁時效,權利人的勝訴權就被消滅,即喪失了請求仲裁委員會保護的權利。
“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
1、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費的,應從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用人單位沒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之日起算。
2、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待遇的,應從其治療終結之日或傷殘等級評定之日起算。
3、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的,應從勞動爭議糾紛發生之日起算。
4、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返還訂立勞動合同時收取的定金、保證金或抵押金(物)的,應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算。
5、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6、對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的,也可以受理。“其他正當理由”包括下列情形:
①發生勞動者生病住院治療等意外情況的;
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對勞動爭議進行協商或曾達成和解的;
③人民法院認為可以認定的其他合理情形。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總結的全部信息,通過上述介紹您是不是對勞動仲裁有了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大家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你還有其他的疑問需要幫助,歡迎撥打律霸熱線。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在線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證據會給報案人查閱嗎
2021-02-24全款買二套房有什么規定
2020-11-14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股東違法股權沒收嗎
2021-01-06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家庭暴力是怎樣構成的,及救助措施有哪些
2021-02-11跟房屋中介機構訂立合同要知道什么
2021-02-07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是履行財產保險合同的首要原則是什么
2021-02-03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呢
2021-01-06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死"保單幫您"活"理財
2021-01-14保險的作用
2021-03-17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