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誤區初探
誤區一:有理包贏官司在勞動爭議仲裁實踐中,一些當事人往往有理就可包贏官司,最后結果卻輸了,而認為法院不公,原因主要注意三點:
1.按照仲裁和訴訟的法律規定,有理還要有據,誰主張誰舉證,沒有有效的證據來證明,將承擔不利的后果。
2.要懂的法律知識,比如要在舉證期限前,提交所有的證據,誤了舉證期限,你將沒有權利去補充證據,最后自己落敗。
3.要懂的庭審技巧,要懂得如何去闡述自己的理由,不要被對方所誤導;如何用語言去迫使對方去承認對方的過錯行為。
誤區二:有同事作證就可以在仲裁實踐中,一些當事人總認為一些事實是客觀發生的,對方一定不會否認,或者是自己的同事能夠證明。這是個很大的誤區,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在庭審中,我方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對方否認一些事實,是經常發生的,所以不要把勝負寄托于對方的誠信。同事證言在證據學中是間接證據,基于可能說謊的現實情況,單純證言不能直接作為定案證據,必須需要其他的證據來佐證。另外,有時候同事礙于要繼續在公司工作,同事關系,庭審的怯場,很少能親自到庭作證的。證人不出庭接受質證,單純的證言很難被法庭所采用。調查和舉證全交給仲裁機構和用人單位
誤區三:仲裁申請的時效范圍是一年,要注意計算
發生勞動爭議后,不少用人單位會與勞動者進行協商處理。但是,也有不少用人單位以開會研究或向上級報告為由,一次次拖延。發生勞動爭議后,積極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或和解是對的,但請注意協商或調解不能無限期地拖延,否則很容易因超過勞動仲裁時效而導致無法進入法律維權渠道。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就爭議事項進行的協商大多是口頭方式,很難有證據保留,如一旦超過一年的勞動仲裁申請時效而又無法就“時效中斷或中止”進行舉證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很可能會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能向政府舉報單位或個人有壞境污染的行為嗎
2021-01-17發生人事爭議如何解決
2020-11-18同案犯能否作為親屬委托律師
2021-01-15設立普通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6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合同上是否要約定購買五險一金
2020-11-21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公司執行董事要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2-13勞動合同未到期補償金多少
2021-02-06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工傷認定能否直接認定勞動關系
2021-01-12國家對標準工作時間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0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保險理賠的方式有幾種
2021-02-05保險賠付步驟有哪些
2020-12-16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當事人在代理關系案件中如何承擔舉證責任?
2021-02-15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