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實施〈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辦法》已經省政府2014年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 ? ? ? ? ? ? ? ? ? ? ? ? ? ? 省長:婁勤儉
? ? ? ? ? ? ? ? ? ? ? ? ? ? 2014年4月23日
陜西省實施《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辦法
第一條 為了實施國務院《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行政區域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保護。
第三條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實行分類保護、分級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協調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中的重大問題,將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第五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在上級氣象主管機構和本級人民政府領導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具體履行下列職責:
(一)按照相關質量要求和技術要求配備氣象設施,設置必要的保護裝置,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二)對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進行日常巡查和監督檢查;
(三)對設有氣象臺站的其他部門的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進行管理、指導和監督。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部門應當按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定合理安排建設項目。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部門,在審批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工程開工建設時,應當按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及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的規定進行,避免危害氣象探測環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線電管理部門在審批設立無線電臺(站)或者頻率時,應當按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定進行,避免擠占、干擾依法設立的氣象無線電臺(站)、頻率。
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林業、水利、教育等其他部門按照國務院和本辦法的規定,履行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相關職責。
第七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會同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國土資源等部門制定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納入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公布實施。城鄉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涉及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的,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國土資源部門報批前應當征求氣象主管機構意見。
第八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編制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宣傳教育計劃,組織教育、新聞媒體等相關單位定期開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活動。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第八條規定,合理安排氣象設施建設用地,提供水電、交通、通訊等基本條件,保障氣象設施建設順利進行。
第十條 下列氣象臺站及其探測環境,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一)國家基準氣候站、國家基本氣象站、國家一般氣象站、國家無人自動氣象站;
(二)高空氣象觀測站、天氣雷達站、氣象衛星地面站;
(三)區域氣象觀測站、環境氣象站、生態氣象監測站、農業氣象站;
(四)省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批準設立的其他站點。防災減災、公共服務、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等單獨設立的氣象探測設施及其探測環境,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十一條 設區的市、縣級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在氣象設施附近顯著位置設立規范的保護標志,標明保護范圍和保護要求。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或者擅自移動保護標志。
第十二條 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應當避免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確實無法避免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的程序,向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或者省氣象主管機構報告并提出相應的補救措施。
建設單位提交的報告應當包括工程總體規劃圖、氣象探測環境影響程度評估報告、無線電設備的有關技術參數等內容。
第十三條 按照《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申請遷移氣象臺站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已經取得擬遷氣象臺站新址的建設用地;
(二)已經落實遷建氣象臺站所需費用;
(三)擬遷新址符合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標準;
(四)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四條 單獨設立的無人值守的氣象設施,由設立該氣象設施的氣象主管機構委托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負責保護,并簽訂委托管理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五條 氣象設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壞時,當地人民政府和氣象主管機構應當采取緊急措施,組織力量修復,確保氣象設施正常運行。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應當加強對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日常巡查和監督檢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文件、證照、資料;
(二)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就有關問題作出說明;
(三)進入現場調查、取證。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應當由其他部門查處的違法行為,應當通報有關部門進行查處。有關部門未及時查處的,可以直接通報、報告本級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以及發展改革、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無線電管理、環境保護等有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和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本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遷移氣象臺站的;
(二)擅自批準在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設置垃圾場、排污口、無線電臺(站)等干擾源以及新建、改建、擴建建設工程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的;
(三)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不履行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職責行為的。
第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損毀或者擅自移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標志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恢復原狀,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條 本辦法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
201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
1982-08-23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2000修正)
2000-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刑事訴訟法實施問題的決定
1980-02-1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紹興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2-11-26國務院關于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2-01-27國務院關于遼寧省和河北省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批復
2011-10-2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關于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補充通知
2010-10-26國務院關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
2010-08-31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全文)
2009-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8-12-31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