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廣州6月21日專電(記者 賴雨晨)廣州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日前正式成立,為全國首創的慈善組織第三方監督機制。15名來自人大、政協、學術機構、y體等界別的非公職人士獲聘成為首屆委員,任期三年。
“這是在郭美美事件后,廣州慈善事業迎難而上、開拓創新的一個舉措。”廣州市民政局副局長易利華并?有回避問題,直接點出了慈善事業所面臨的困局。
以成員獨立保證運行獨立
據介紹,廣州市慈監會依據《廣州市募捐條例》、經廣州市政府同意、由廣州市民政局組織成立。慈監會委員人選由人大和政協專門委員會、大學、律師協會、會計師協會等機構推薦,并在網上公示7天,無異議后由民政局聘任,工作為志愿性質,不因履職領取任何工作報酬。
在慈監會的首屆15名委員中,有1人曾任領導干部,為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陶子基,他還曾擔任廣州市紀委副書記、監察局局長;有2名分別來自中山大學和廣州大學的學者;2名律師(分別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廣州市人大代表)和1名會計師;4名y體界人士(其中1人為廣州市政協委員);3名來自企業的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名職業為醫生的市人大代表和曾任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廣州慈善醫院院長的慈善知名人士呂玉波。
其中,陶子基在19日當選為慈監會首任主任委員,廣州慈善醫院院長呂玉波、中山大學中國公益慈善研究院執行院長朱健剛、廣州律師雜志主編陳舒當選為副主任委員。
“我已經從領導崗λ上退下來一年多,現在?有兼任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的職務。”陶子基在發言時首先強調了自己的“獨立”身份。“獨立”也被慈監會定為開展監督活動的首要原則。
“我們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聲音。”朱健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被選來不是為了滿足微博的‘微民’樂趣和愿望,也不是政府說什?我們就去做什?。我們會努力聆聽各方的意見,然后作出我們自己的判斷。”
而易利華表示,廣州市民政局將為慈監會提供場地和經費保障,慈監會在審議通過其章程后,將按章程獨立運作。
同樣作為監督機構,人們難免要將廣州慈監會和紅十字會社會監督委員會做一番比較。但兩者的性質其實完全不同:紅會社監委是機構內部的自律組織,而廣州慈監會則是作為第三方機構面向所有的社會組織進行監督。
“我們不用看聘請單λ的臉色。”陶子基說,“結構超脫,和被監督的組織?有利益關系。”
朱健剛認為,雖然性質不同,但自律、他律和政府監管同樣重要。“紅會在進行很艱難的改革,這是很不容易的。廣州政府邀請第三方參與監督也是一種有戰略意義的新的組織成立方式。”
扶持為主 監管為輔
“慈監會的成立,是為了適應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形勢,回應公眾的新期望和慈善組織發展的新需求。”陶子基在慈監會的成立會議上說,“接下來,我們將深入了解各類慈善組織的發展情況。”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我國慈善事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廣東省尤為突出。2009年,廣東在慈善立法上“破冰”,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發展的若干規定》,推出了簡化登記程序、降低登記門檻、擴大募捐主體等創新舉措。目前,在廣東注冊的公益慈善類組織就有2400多家。
但是,這些組織還不足以完全滿足公眾覺醒的慈善訴求,而在“郭美美事件”以來,官辦性質的慈善機構遭遇了前所δ有的誠信Σ機,尚在萌芽狀態的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并不平順。
“我來做這個監督委員,坦率地說壓力是很大的。”朱健剛告訴記者,“因為在社會轉型期有很多事情是說不清楚的。但我覺得需要有人在社會發展、社會理想的角度上做一些事。”
朱健剛認為,慈監會需要反思所面對的公益慈善環境和公眾對慈善的看法,而對于慈善組織,首先要鼓勵它們盡量發展起來。慈監會的監管是為了它們更好的發展,而不是把它們“掐死”。#p#分頁標題#e#
“首先是要多發展,有更多的慈善組織發展起來,慈善事業才有希望,中間難免會出現問題,難免會出現各種質疑,這是好事。”朱健剛說,“我個人的觀點是扶持為主、監管為輔。”
朱健剛表示,慈善事業是中國社會建設的關鍵,也是“中國夢”和中國價值觀建設的關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實施辦法(2013)
2013-08-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議定書》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警銜條例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市政機構問題的決定
1999-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7-16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修訂)
2017-08-26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4-02-2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天津東麗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14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3-05-17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2-12-08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