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疆今年立法計劃的項目之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震減災條例》立法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有望年內出臺。7月5日,記者從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制辦了解到,目前,《防震減災條例》(草案修改稿)已進入審查修改階段,近日將開展一系列疆內調研活動。
法制辦行政法規處處長秦建剛說,新疆《防震減災條例》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等國家法律法規,結合新疆本地實際,由自治區地震局起草,內容包括地震的監測預報、災害預防、應急救援、震后安置與重建等方面,是對《國家防震減災法》的細化,更具操作性,更具有新疆防震減災工作特點的針對性。
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
新疆是地震多發地區,是我國地震活動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數據顯示,20世紀以來,新疆發生8級地震3次,發生7級地震17次,6級地震90余次,平均每年發生一次左右的6級以上地震,每7—8年發生一次7級以上地震,除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外,地震活動幾乎遍布全疆。
新疆地廣人稀,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相對我國東部地區較輕,但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地震地質環境,人口多聚集在經濟相對發達的綠洲地區,其所在的山麓地帶、盆地邊緣恰恰多是地震活躍地帶,因此地震事件成災率高。
“新疆地震多發是無法改變的一個客觀現實,我們能做的是在地震發生后,如何迅速有效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減輕地震帶來的災害,這更需要加強防震減災領域的法制建設,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防震減災工作中諸多復雜的社會問題難以解決。”自治區地震局副局長吐尼亞孜說,“隨著新疆城市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重大工程建設設施日益增多,社會財富快速積累,經濟聯系、產業聯系日趨緊密,地震對經濟社會的影響不斷增強和延伸,發展防震減災事業,減少地震災害損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
安居房經受住地震考驗
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可能會對地面建筑物造成損害,也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但新疆近些年來發生的5級以上地震中,沒有造成一人死亡,僅有個別群眾受傷,而建筑物的破壞程度在同級地震情況下,與往年相比有所降低。自治區地震局震害防御處處長王堅說,這與新疆建筑物抗震防災能力的提高有直接關系,“簡單說,就是要求房屋建筑要蓋得結實一些,能達到抗震設防的要求”。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減輕地震災害損失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面對頻繁發生的地震災害,新疆于2004年開始實施“抗震安居”工程,通過加固改造和重建等方式,使全區城鄉房屋抗震防災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據了解,2004年至2010年,抗震安居工程使194.9萬戶近800多萬農牧民入住抗震房,之后在此基礎上提出“富民安居”工程,2011年富民工程投入建設資金逾222億元,開工安居富民房31萬多套。
事實證明,各地新建的富民安居(即抗震安居)房經受住了5級以上地震的考驗,包括6月30日發生的新源縣和靜縣6.6級地震在內。近年發生的多起5級以上地震中,破舊的房屋發生倒塌或損壞,但各地新建的富民安居(抗震安居)房卻安然無恙。
除了在重點設防的農牧區建富民安居房外,新疆實施的城鄉重要建(構)筑物抗震防災工程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從2008年開始,新疆開始全面實施對不符合現行抗震設防標準的學校、醫院、幼兒園、兒童和老年人福利機構等公共建筑和應急救援指揮機構辦公樓、城鎮供水、供熱、燃氣等重要生命線工程設施的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工作。
吐尼亞孜說,新疆的防震減災工作體現在監測預報方面,也有較大發展。
據介紹,新疆1964年建成第一個地震臺后,相繼展開了測震、地磁、重力、水化等多種學科手段觀測,地震監測由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極大提高了監測能力。以前,受科技水平等因素限制,新疆很多地區是地震監測的盲區,如今隨著科技的進步,已經實現了無人值守、遠程遙測,大大擴展了監測范圍。#p#分頁標題#e#
需全社會參與支持
據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于1998年3月1日實施,修訂后的《防震減災法》于2009年5月實施。吐尼亞孜說,自《國家防震減災法》出臺后,新疆結合和本地實際情況,開展了大量的防震減災工作,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應該看到,新疆在城鄉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公民防震減災的意識及各級政府應急能力的建設等方面,還有待提高和完善”。
吐尼亞孜說,防震減災事業不僅需要地震部門的努力,更需要社會全方位地參與和支持。全民的防震減災意識加強了,震害防御工作做好了,政府的應急能力提高了,可以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減少地震對正常社會生活的沖擊。
秦建剛說:“新疆《防震減災條例》出臺后,各項防震減災工作在總結以往實踐經驗、政策措施的基礎上以法規加以確認,將進一步推動新疆防震減災工作的不斷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
2015-04-24胡錦濤主席任免駐外大使(2010-03-10)
2010-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禁止發展、生產、儲存和使用化學武器及銷毀此種武器的公約》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1999-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1984-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3-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志愿服務條例
2017-09-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個體工商戶條例(2014修正)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
2012-12-2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07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
2009-11-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關于加快發展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9-10-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