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國家賠償法的決定12月1日起施行,國家賠償法根據這一決定作了相應修改。修正后的國家賠償法將精神損害納入國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不屬于國家賠償范圍”的類似賠償決定表述將成為歷史。
明確精神損害賠償
修正后的法律規定,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針對行政賠償,修正后的國家賠償法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賠償義務機關采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期間,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提供證據。
針對刑事賠償,除了規定賠償義務機關對被羈押人死亡或喪失行為能力有舉證責任外,修正后的國家賠償法也明確規定,賠償請求人與賠償義務機關對損害事實及因果關系有爭議的,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可以聽取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的陳述和申辯,并可以進行質證。同時,還增加了保障賠償費用支付的條款:賠償請求人憑生效的判決書、復議決定書、賠償決定書或者調解書,向賠償義務機關申請支付賠償金。
刪去“違法”的前提
新法刪去了“違法行使職權”的前提,改為有該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權取得賠償。原《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才能納入國家賠償范圍。
新法規定,賠償請求人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賠償請求,賠償義務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作出賠償決定。如果沒有按照法定期限作出賠償決定或者當事人對賠償決定有異議,可以向上一級國家機關提出復議。如果對復議結果不服,還可以向人民法院的賠償委員會提出賠償請求。
原《國家賠償法》規定,賠償請求人要求刑事賠償,應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由賠償義務機關對賠償請求中涉及的行為是否違法進行確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0-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公約》及《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的決定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中吉國界的協定》的決定
1996-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2001修正)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01修正)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4-04-2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四次修正本)
2004-10-27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實施方案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校車安全管理條例
2012-04-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
2010-02-06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2009-05-1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08-12-27國務院關于印發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8-09-19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
2008-09-10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200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