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條 產品投入流通后發現存在缺陷的,生產者、銷售者應當及時采取警示、召回等補救措施。未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補救措施不力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解讀:《產品質量法》第40條第5款規定了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有三項免責事由,其中之一便是“生產者能夠證明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由于缺陷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對消費者而言往往具有強勢地位,缺陷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很容易因此條而免除其本應承擔的責任。由此,本條便對缺陷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因上述條款而免責的事由作出了適當限制,但按照表條表述,并不是只要產品投入流通領域后生產、銷售者發現了該產品存在缺陷,就不得適用《產品質量法》第40條中的免責條款。只要生產者、銷售者采取了必要、及時、合理、得力的補救措施,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就不用承擔侵權責任,此時的損害結果可以視為意外事件而引起,不存在生產者、銷售者的過錯。此條也應為本法亮點之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二號
2009-04-2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修訂]
2002-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年修訂)
2016-07-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衛生部等部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1-12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
2009-12-01草原防火條例
2008-11-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切實抓好工作落實的意見
2008-10-27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2008-06-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
2007-07-30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
2007-07-11國務院關于工人職員在企業之間調動工作后的工資和補助費的暫行規定
1957-07-29國務院關于企業、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中普通工和勤雜工的工資待遇的暫行規定[失效]
1957-11-16國務院關于公布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
1961-03-04國務院批轉林業部關于加強東北、內蒙古地區護林防火工作的報告的通知
1963-03-16國務院批轉國家建委、國家建材總局關于加速發展建材工業的幾項措施的通知
1979-02-21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國家物資總局關于推廣杭州市木材公司經驗提高木材利用率的請求報告的通知
1979-09-30國務院關于制止企業職工從事不正當經濟活動牟取額外收入問題的通知
1982-04-28